來源:ETF進化論
作者:加菲貓
這個國慶可一點都不平靜。
前有港股沸騰,恒指一日暴漲千點;後有美股大起大落,通脹步步緊逼;國內油價即將調整之際,OPEC強硬減產,國際原油一周暴漲16%。
風起雲湧之際,節後市場何去何從?
1、通脹步步緊逼,美股大起大落
在A股休市的時候,美股連續拉升,但在A股開市前的一個交易日,來個小跳水,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
果不其然,昨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跌3.8%,幾乎回吐本周所有漲幅;標普500指數跌2.8%,本周累漲1.51%;道指跌2.11%,本周累漲1.99%。
暴跌的原因自然是市場被昨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9月非農數據「嚇壞」了。
數據顯示,美國9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6.3萬,比預期的25萬略高,低於上月的34.5萬,這也是2021年4月以來的最小月度增幅。失業率再次回落至五年來低點3.5%,低於預期的3.7%。

顯然,美聯儲一路加息絲毫不影響美國失業率的不斷下降,美國就業市場十分堅挺。與此同時,美國工人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3%,與預期持平;同比增長5.0%,略低於預期的5.1%。
這些數字證實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穩健增長:企業仍在爭奪有限的勞動力,這也支撐著工資的上漲,以及消費者支出的增長。
直白點說,美國現在的情況就是「通脹頑固」四個大字,任何有關經濟好的消息對於美聯儲而言都很致命。美聯儲想看到的是就業放緩,工資增長放慢,甚至經濟出現短暫的衰退,這樣才能達到他們降低通脹的目標。只要通脹一日下不來,美股甚至全球股市依舊處於痛苦的下行期。
Tuttle資管公司的首席執行官Matthew Tuttle也很直接的放話,「如果現在還有人是美股的多頭投資者,那他一定有問題」。
當然,關於通脹更直觀的數據要等到13號才會公布,當下美股資本市場的定價核心就是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假若等哪一天美國市場突然拋出經濟的「壞消息」,才是進場美股的信號。
2、原油單周暴漲16.88%
在美股大起大落的同時,國際原油卻悄悄一周大漲了16.88%。9月底才剛跌至80美元/桶以下,如今已升升至93.2美元/桶。
此前,看著原油不斷下跌,歐佩克(OPEC)坐不住了,為了穩住油價再度啟動大規模減產。
10月5日,「歐佩克+」在維也納召開部長級聯席會議,決定自2022年11月起,將該組織的石油產量在8月的產量水平上下調200萬桶/日。這一減產量相當於全球原油供應總量的2%。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本次實際減產幅度約為每天100萬至110萬桶,這是對西方國家大幅加息和全球經濟疲軟作出的回應。關於「歐佩克+」即將大幅減產的消息,帶動了國際油價連續多日上漲。

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市場對石油供應趨緊的預期和對經濟增長前景悲觀以及石油需求的擔憂繼續博弈,促使國際油價在合理區間內波動。後續若歐佩克持續強硬減產,疊加冬季歐洲能源供應問題,第四季度全球油價或許還有向上空間。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