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美國銀行警告,當前美國的信用壓力指標已經接近臨界點。如果美聯儲再不從控製通脹和意外風險找準平衡點,美國有可能爆發當前英國那樣的金融市場危機。

美聯儲終於要轉向了?

隨著英國市場的崩潰,以及英國央行面對失控的局面被迫轉向再次購債以穩定市場信心。華爾街開始有機構認為,美聯儲應該要下場救市。

在美國銀行高收益債券策略團隊最近發布的報告中,分析師Oleg Melentyev和Eric Yu認為,當前困境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債務與企業價值的比率都高於他們的預期。該行編製的信用壓力指標當前已經被推至“臨界區”:

我們的信用壓力指標(CSI)本周上漲4點,收於74點。這一水平超過了6月的峰值71點,並處於臨界線75點的邊緣。多數該指數的成分股公司已經不再發行新債券,而發行成本已經處於歷史峰值。

美聯儲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後開始購買公司債券,當時美聯儲的舉措拯救了這一規模達到數萬億美元的市場。可是如今,Melentyev團隊認為,美聯儲當前激進收緊貨幣政策的手段,可能將是迫使美聯儲減慢收緊腳步的最關鍵因素。

該團隊認為,這是因為隨著CSI如果達到75%以上的“臨界區”,美聯儲將不得不在控製通脹的目標與發生擾亂債市流動的意外後果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事實上,自上周四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上漲了50個基點,是標準差的3.5倍,本周三上午一度觸及4.0%,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些數字都凸顯當前美國信用環境急劇收緊,並將給企業帶來額外的壓力。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基本上是和英國資產崩盤同步發生的。自上周四以來,英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已經擴大了130個基點。英國明顯的市場失靈達到了一定程度,英國央行為了穩住市場,被迫宣布緊急政策行動,並無限製地買入期限較長的金邊債券。

英國發生的一切印證了Melentyev的觀點:

英國央行並不是市場混亂背後的直接催化劑,而是英國新政府推出的減稅方案。但是,如果在此之前美聯儲和英國央行等央行沒有把金融狀況搞得這麽緊張,可能市場的反應就不會這麽嚴重。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上升、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走強、信貸流動放緩和波動性上升——都促成了英國金融市場的崩潰。

換言之,如果市場信用條件是比較寬鬆的,英國這場危機本可避免。

那麽美聯儲應當從英國的危機中學到什麽呢?Melentyev認為:

隨著美國債市壓力接近臨界水平,現在是重視風險管理的時候了。 這意味著在下一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應當放緩加息步伐,之後應該暫停,以使經濟能夠完全適應已經實施的所有極端緊縮政策。否則,將會增加債市市場失靈的風險,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局面將變得失控。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