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華爾街見聞

物價穩定是美聯儲的職責所在,但要達到這一目標談何容易,美國目前的通脹水平距離2%的通脹目標仍長路漫漫。

無論是美聯儲最新發布的會議聲明及經濟預測,還是鮑威爾在會後的表態,均釋放了美聯儲對抗通脹的目標沒有改變,將堅持到任務完成。

如期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後,美聯儲公布的點陣圖顯示,多數官員預計,到今年底還要再加息125個基點,將11月再加息75基點的可能性擺上台面。

然而,即使按照美聯儲的預測進行大幅加息,官員們仍然預測未來需要等到2025年,通脹才能恢復2%的長期目標。


此前,有市場分析指出,如果油價按照原先的速度上漲,8月份通脹可能破兩位數。但目前油價的下跌全靠美國釋放戰略儲備壓著,而中期選舉前石油儲備就會釋放完畢。

另外,美國房租的漲幅和對CPI的貢獻仍然處在被低估的狀態。過去一年美國房價暴漲了20%以上,但是在CPI的統計中,房租漲幅才只有區區百分之五六。

摩根資管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沒人會對未來12~18個月的通脹走勢(見頂回落)持不同意見,但關鍵在於下行的速度和幅度。

我認為汽油價格正在下降,它有助於降低通脹預期。但最終通脹數據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降到美聯儲的目標(2%),特別是如果俄烏衝突持續的話。

「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


放眼望去,美國到處都是物價上漲的消息。從衛生紙到酸奶,從咖啡到玉米片,從薯片到可樂,再從冰箱到汽車等,無一例外。

都說民以食為天,美國的高通脹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呢?或許從漢堡配料的例子中就可以淺窺一下。


big

來源:世界經濟論壇、Statista 

根據最新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在過去的一年里,僅食品指數就上升了11.4%,這是自1979年5月以來最大的12個月漲幅。其中,雞蛋、牛奶、麥片、面包和黃油等主食的價格漲幅最大。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份,美國超市零售的雞蛋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接近50%。食品中面粉上漲22.7%,雞肉上漲17.6%,牛奶上漲15.6%,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則增長9.3%。

而除了直接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在不降低價格的情況下,生產商也正悄悄地縮小商品的包裝尺寸或者淨含量——這被稱為「收縮通貨膨脹」。

比如,薯片包裝大小不變,但數量減少;洗碗劑包裝沒變,但分量減少;就連衛生紙也跟著「瘦身」。


big

在美國,現在超市售賣的一小盒面巾紙有60張紙巾,而幾個月前它是65張。來源:美聯社

包裝行業龍頭企業RRD Packaging Solutions表示,81%的客戶在過去一年里簡化了產品包裝。兩年前,這些改變所節約的成本可能「微不足道」,如今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


119.png接下來美國通脹將如何演繹?

今年美聯儲還將加息多少?

激進加息對遏製通脹是一劑猛藥嗎?

歡迎牛友們來評論區聊聊,抱團取暖~

編輯/Corrin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