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周曉雯

里士滿聯儲行長:衰退並不一定意味著「災難性下降」,也可能意味著「再平衡」。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好於預期,美聯儲高官發言依舊“鷹聲嘹亮”。

周二,美國8月ISM服務業指數意外升至四個月新高,強化美聯儲繼續“暴力加息”預期,美國市場因此遭遇“股債雙殺”。

與此同時,在當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里士滿聯儲行長Thomas Barkin表示,為了恢復物價穩定,美聯儲還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使得經通脹調整的實際利率位於正區間。

必須達到通脹預期下降的水平,才能對經濟有足夠的限製以降低通脹。

最終的目標是實際利率處於正區間,我的意圖是保持這一水平,直到我們真正確信我們已經消除了通脹。

而除了Barkin外,包括紐約聯儲行長John Williams在內的數位美聯儲官員近期也表示,聯邦基金利率可能需要升至3.5%以上,並在2023年保持在這一水平。而克利夫蘭聯儲行長Loretta Mester則更是支持在明年年初之前將利率升至4%以上。

無論是哪種觀點,都遠高於目前2.25%至2.50%的目標區間。

但Barkin對這些水平“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在談到美聯儲應以多快的速度達到這一水平時,他表示他一般傾向“更快而不是更慢地行動,只要你在這一過程中不無意中打破某些東西”。

在此之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經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表示,美聯儲“必須堅持下去”,而目前美聯儲的緊縮步伐已經達到1981年以來最激進的水平。

Barkin表示,他還沒有決定自己支持的下一次加息幅度,但他強調了美國經濟的韌性,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給經濟降溫,同時也像鮑威爾一樣,告誡這一過程“不會沒有代價”

衰退這個詞並不一定意味著經濟活動的「災難性下降」,也可能意味著讓經濟恢復正常的「再平衡」。

編輯/tolk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