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2737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機構解讀 | 高通脹下的全球配置機會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機構解讀 | 高通脹下的全球配置機會

最後更新:

2022年8月11日,安本受邀參與財經投資策略會。本期,安本多元資產與投資解決方案部亞太區投資總監張冬嶽先生與大家分享關於高通脹下的全球配置機會。

我們將主要內容分享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問: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安本嗎?

安本:安本成立於1825年,公司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70多年前,安本就已經在中國市場布局,當然我們最早的時候是一家險資公司,最近30幾年慢慢轉型成為現在的獨資資產管理公司,所以我們在亞太區有非常龐大的投資團隊及本地服務團隊,為投資者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以及標準化的產品投資。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本集團為客戶投資及管理逾5,420億英鎊資產。

我所在的多元資產部門主要是為投資者去提供一些定製化的大類資產配置解決方案。目前安本多元資產業務規模達2,800億美元。

問:回顧過去,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表現如何?

安本:此前6個月,全球資本市場承壓,出現「股債雙殺」,這是過去10-20年鮮有的局面。全球股票、利率債、以及信用債都在下跌,其中投資級信用債、高收益債跌幅較大。其主要原因在於通貨膨脹,此外,俄烏衝突對整個市場的通脹和供應鏈也產生了一定衝擊。

從今年的全球配置來講,上半年除了商品以及現金以外,市場上很少有比較好的避險工具,這是今年上半年大的市場回報情況。但是7月份市場出現了一定的反彈,這個反彈是否能夠持續,能持續多久?這是接下來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點。

問:展望未來,美股通脹及貨幣政策收緊是否將持續?全球經濟未來走勢如何?

安本:預計美國通脹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有所緩和,但難以降到美聯儲目標水平。總體來看,美聯儲仍將持續推行加息及縮表計劃。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認為貨幣政策將持續收緊。對於美國及歐洲等發達市場而言,經濟硬著陸的概率較大。

我們對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測,基於兩個核心邏輯,一是就業率,二是通貨膨脹,以及美聯儲通過何種政策手段去控製通貨膨脹。美聯儲的通脹管理要同時做到把通脹降到2%~3%的水平,以及最大化勞動力就業,而這兩個事情是很難同時實現的。從歷史上來看,美聯儲沒有一次是能夠非常成功的把通脹從8%以上水平降到它所需要管理的2%~3%的水平,同時不造成硬著陸或者衰退。

因此,從宏觀來看,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將在2023年下半年進入新的衰退期。對於歐洲而言,除通脹這一因素外,俄烏衝突若持續,能源的使用成本增加以及對商品價格的衝擊,將導致歐洲消費者淨資產不斷走低。這有可能會加速歐元區更早進入利率衰退,拖垮歐元區經濟。

問:全球經濟將進入新的衰退周期,中國經濟及市場走勢如何?

安本:全球經濟周期處於一個周期的末端,正朝著衰退邁進。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陷入滯脹期,即通脹水平無法降低、經濟數據無法攀升、就業率下降、失業率上升,令投資者可用的投資工具減少。

反觀國內市場,我們在5月底開始對國內資產(包括A股,境內債券,海外的一些國內資產)持積極觀點。我們認為中國與全球發達市場出現四重背離:

一、 增長周期:中國穩增長進一步發力,主要地區復工復產,經濟數據從弱走強。我們認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約在5-6%的區間,與其他發達國家經濟下滑的狀態相背離。

二、 通脹周期:相對發達經濟體,中國通脹處於一個可控的水平。

三、 貨幣周期:相較於歐美經濟體,中國的宏觀貨幣政策相對寬鬆。

四、資產估值周期:國內資產估值比較有吸引力。

問:在當前高通脹環境下,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資產配置機會在哪里?

安本:在股票方面,盡管美國通脹有所緩解,市場反應積極,全球股市從7月已反彈了約10%,但我們仍對股票持謹慎態度,持有平時倉位的1/3-1/2水平,主要集中於置信度比較大的一些市場。除了宏觀及衰退等不確定性因素,市場僅反映利率上升,尚未完全反映盈利下調,我們認為相比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預期,仍有一大波下修空間。這一波下修是否能夠最終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通脹是否能快速下降回到5%以下的區間,減輕消費者及美聯儲升息的壓力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在債券方面,利率債,包括發達國家的久期總體還是處於較低的位置。隨著未來幾個月美聯儲持續加息,一些較好的增加利率債機會將慢慢浮現。短期內,我們比較看好投資級信用債,因為投資級信用債現在所呈現出的信用利差,基本上處於歷史高位,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時候加倉投資級信用債比較合理。對於高收益債,我們持觀望態度。

在經濟周期後期的大背景下,供投資者避險的資產越來越少。我們更加注重「分散資產」,側重具有良好的現金流,同時這些現金流的來源和全球宏觀經濟相關性不是那麽大的一些資產,以增加通脹敏感度。

此外,我們將持續關注就業率、供應鏈和企業盈利,並持有部分現金伺機而動,未來隨著市場不斷明朗,持續增加投資。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回顧>>直播回看

編輯/Wend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