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2967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匯豐晉信基金吳培文: 打造簡明易用的投資框架理念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中國基金報

記者曹雯璟

國內有很多價值投資者,都把巴菲特理念作為投資指導,這幾年也出現不少成長理念的投資者。但市場現實讓他們普遍困惑:為什麽自己秉持的這些很有道理的投資策略會失效呢?

匯豐晉信策略優選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吳培文認為,投資策略和投資風格的可行性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才存在輪動。投資者需要有合理的方法應對這種投資策略和投資風格的輪動。

吳培文,清華大學工學碩士。2011年加入匯豐晉信基金,2015年起擔任基金經理。在業內率先打造出“經典價值策略”+“主動管理規則化與流程化”的投資方案。

多策略混合

打造“應對投資風格輪回”投資方案

吳培文將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框架概括為“打造簡單、易用的長期投資方案”。這種投資,一是注重“長期”;二是投資方案要“簡明”,讓投資者一看就懂;第三個特征是“易用”,方便投資者在實際應用時對號入座。

在談到自己的投資策略和風格時,吳培文表示,他專注於經典的價值策略。市場上存在多種風格的經典價值策略。比如巴菲特的“優質企業策略”,通過長期投資好商業模式、好公司、優秀管理層,實現長期復利。在此基礎上,投資有“護城河”的企業和具有可持續高ROE的企業。

還有一種是彼得·林奇的成長策略。其理念是:公司價值的成長主要來源於企業的成長或者經營的改善。在此基礎上,投資行業高景氣和近幾年業績高增長的公司。第三種是約翰·聶夫的低估值策略,不承擔過高的風險,專注於有較高風險補償的股票。投資低估值成長股、高分紅成長股以及早中期的周期股。

據吳培文介紹,對於投資風格輪回可以通過“多策略混合”的方式應對。這個投資方案有兩個要點:一是在組合中混合了多種不同風格的經典策略。這些子策略,由於風格不同,具有不同的表現周期。所以在混合之後,更容易產生相互對衝的效果,有望改善投資組合的長期穩定性。二是具有評估各個子策略的估值等可行性因素。對可行性特別差的子策略,適當降低持倉權重。對可行性特別好的,適當增加權重。這樣做有望進一步增加方案的穩定性,並可能提升投資組合的長期回報率。

“對於處於估值高位的策略,動態降低占比。反之,動態增加占比。當多個策略都處於估值的歷史高位時,則降低股票總體倉位。”

吳培文坦言,以上策略本質上都是價值策略,即通過估計企業價值做出投資決策。而且這些策略在企業價值的估計上都可以歸結到現金流貼現模型。比如,對於“優質企業策略”而言,“優質”的核心標準就是具有持續且較高的ROE,但這種高ROE不能靠過高的負債實現,不能缺少現金流的支撐,必須要在歷史上有充分的財務證明,在業務上有“護城河”。對應到現金流貼現模型,優質企業的特征是,多年後的現金流仍會對標的的淨現值有顯著貢獻。而成長策略的特征是,企業未來1~3年的現金流貼現價值會有顯著的增長。所以,雖然被混合的策略風格各異,但本質上是同一類策略。混合之後,有效性不受影響,而風險則實現了有效分散。

吳培文表示,經典策略應用到A股市場上時,要進行策略的本土化優化。比如“優質企業策略”雖然看重長期的競爭力,但在中國要注意做好動態評估。根據對過往數據的統計,A股市場上具有持續5年高ROE的公司名單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在不斷地轉型升級,優質企業也在不斷新陳代謝。所以,在標的選擇上,不能只看歷史表現,而要體現出時代的變化,按“面向未來”的標準做好篩選。另外,在投資優質企業時要嚴格估值約束。“一般來說,有‘護城河’的好公司,在A股很容易出現估值溢價。但這並不代表在投資時就可以不顧估值約束。因為,即使是好公司,如果買貴了,也有可能顯著增加投資風險。

繼續看好低估值低預期標的

對於今年剩餘時間的A股市場,吳培文表示,當前市場有很多積極的因素,比如整體估值不高,不少行業和標的估值處於歷史上比較低的區間。但今年在估值和基本面方面都容易遇到上限,導致每過一段時間,原來的投資主線就會被新的主線所接替。他認為,全年的主基調沒有變,還是應該堅持低估值、低預期的標的。從估值的角度看,接下來有三條潛在的主線值得關注:數字經濟、以消費為代表的高ROE公司,以及受益於疫情復蘇的行業。

港股市場方面,吳培文認為,上半年受到歐美市場流動性收緊,以及國際局勢影響,港股整體估值有所回調。很多龍頭公司當前的估值很有吸引力,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高度關注。但港股受到的影響因素要比A股復雜,流動性比A股弱,波動率比A股大。“我的產品管理中,具有波動率控製和流動性控製。即使估值上很有吸引力,也只能做輔助性的配置。若大比例投資港股,需要有能與之匹配的長期投資資金,或者能承擔較高波動的產品。”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