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恒大金元足球消亡史

最後更新:

來源:棱鏡

作者:郭菲菲

伴隨著地產主業急劇衰落,許家印的金元足球泡沫也被無情戳破。

8月3日,恒大公告退還廣州番禺足球場地塊,預計虧損12.55億元。這意味著,這座由許家印親自構思,計劃投資120億元建造的世界規模最大專業足球場的計劃或將流產。

眼下,已經改名為廣州足球俱樂部的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雖有意轉手,但因負債、股份等問題無法與接盤者達成一致,股改已陷入停滯狀態;全隊處於欠薪狀態,多位主力球員出走,成績一落千丈,目前聯賽排名倒數第三,深陷降級區;青訓體系足球學校也難以為繼,出現大規模裁員。

不惜天價請來世界名帥和知名外援,籠絡國腳加盟球隊,恒大足球俱樂部曾借此實現成績飛躍。自2010年接手廣州足球俱樂部以來,恒大共奪得2次亞冠冠軍、8次中超冠軍,創下中國足球史上多項紀錄。

單從俱樂部運營來看,「玩足球」是個虧本生意,冠軍球隊的背後是金元足球在勉力維系。

根據恒大俱樂部歷年財報,自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俱樂部從未盈利,累計虧損超過86億元。從2020年中報來看,俱樂部實際上已資不抵債,其資產總額為21.51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負債為52.03億元。2021年3月,俱樂部也從新三板黯然退市。

在許家印的算盤里,足球卻是個「賺錢」的工具。俱樂部拿到好成績,借此打造恒大集團的品牌知名度,助力公司去全國賣房,並借足球產業之名,拿到地方政府的低價產業用地,股價也隨之攀升,進而母公司為球隊反哺輸血——在過去10年地產行業上升期,這一商業邏輯無疑是有效的。

但足球與地產深度綁定下,由於俱樂部自身並無造血功能和紮實根基,一旦地產主業衰敗,集團巨額負債壓力下,失去投入動力,循環自然不再,足球運營難以為繼。

如今,許家印重金打造的足球帝國正在分崩離析。

「世界最大足球場」幻滅


僅僅兩年多前,許家印的足球盛宴行至高潮。

2020年4月16日,廣州番禺區一宗包含商業、商務及體育用地掛牌出讓,競標條件包括所屬集團為財富雜誌500強、引進中超俱樂部並做球隊主場等,這幾乎是為恒大量身打造。不出所料,許家印隨即以68.12億元的底價摘得,可建設面積為30萬平米,折合樓面價為7233元/平米。

摘地當天上午,恒大即舉行盛大的開工儀式,時任總裁夏海鈞介紹稱,公司將斥資120億元,打造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頂級專業足球場,可容納10萬人觀賽,超越西班牙巴塞羅那隊主場諾坎普球場,計劃2022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

恒大還雄心勃勃地暢想,未來計劃在全國再建3-5個、可容納8-10萬人的超大型專業足球場。

有意思的是,該球場設計形狀最初頗像蓮花,一度遭遇輿論廣泛吐槽。官方宣傳材料稱,許家印親自構思、親自設計並修改方案。

足球是個筐,什麽都能往里裝。這宗土地上,除了足球場之外,恒大還規劃配建商業公寓、商業綜合體等。

拿地半年後,當年11月,足球場隔壁的40年產權商業公寓「冠珺之光」即開盤銷售。彼時,恒大包下整個大學城體育中心,吸引萬人到訪,開盤價達到2.3萬元/平米,「50秒即售出2600套,銷售額達28億元」。

根據恒大最新的退地公告,截至目前,該公寓項目已預售合計4371套。

除了住宅銷售款反哺足球場外,2020年6月,恒大還將該項目抵押予中信信托進行融資。該募資計劃書顯示,嘉和125信托計劃本金不超過60億元,期限為36個月,年化收益率在6.7%到7.4%之間,融資用於恒大梅州、汕頭兩個項目開發建設,並將上述番禺公寓項目的銷售回款作為抵押物和還款來源。

2021年下半年,恒大遭遇全面流動性危機,這也波及到番禺項目。足球場、公寓項目停工的同時,信托計劃也於同年9月份出現逾期,剩餘本金為32.5億元。

財新報道稱,最遲從2021年11月起,恒大就在與廣州市政府實控的廣州城投洽談轉讓足球場事宜,但雙方未能就價格達成共識,恒大估算球場還需投資60億元完工,但廣州城投方面估算還需80億到90億元,故不願直接接盤,而希望政府接受恒大退地,地塊再重新掛牌出讓。

多方斡旋大半年後,2022年8月3日,退地事宜最終靴子落地。

恒大公告披露,68.13億土地款中,需要扣除4371已售公寓對應的20.23億出讓金,以及13.63億元定金,再加上獲補償的20.92億元的已建工程成本,最終退地金額為55.19億元,這筆錢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支付至專項監管賬戶。此外,恒大需要將該地塊相關賬戶款項6.17億元,外加此前退稅,也劃轉至專項監管賬戶

公告顯示,上述兩筆錢,將用於解決與該地塊直接相關的債務問題,包括拖欠的中信信托的擔保債務、未支付工程建設費用,以及已預售商品房的各項開支、拖欠的項目公司員工工資等,恒大支付責任上限為監管賬戶內金額。

相比兩年前68.13億元的拿地款,此次割肉易手後,恒大預計,該地塊及建築物等附著物的合計賬面價值,在扣除出讓金退庫款後,錄得虧損約12.55億元。

有自媒體博主實地探訪足球場發現,目前,球場已修至三分之一,場地雜草叢生,鋼梁露天日曬雨淋,已現鏽跡。

值得慶幸的是,盡管傳言中的接盤方廣州城投尚未最終官宣落地,但這一足球場及公寓至少不會爛尾。上述公告披露,退地10日內,該地塊及地上建築物等,一並按現狀移交,在建未售商品房對應的工程建設成本由新的買家承擔。

昔日冠軍隊無人接盤

2022年2月,由恒大俱樂部更名而來的廣州足球俱樂部下發了《球員定編及薪資標準》,一線隊封頂年薪僅為稅前60萬元,這還僅限於3名優秀主力,替補球員最低僅能拿到6萬元年薪。

對比兩年前恒大足球學校培養球員薪資方案來看,球員封頂年薪500萬元,這一薪水無疑縮水嚴重。權威體育機構Sporting Intelligence統計的一份全球體壇薪資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恒大球員平均年薪更是高達219萬美元,排名中超俱樂部第一位,2019年平均年薪則為227.88萬美元,僅次於上港俱樂部。

而今,恒大俱樂部已今非昔比。俱樂部大幅降薪自然留不住主力球員,不僅5名高薪引進的巴西歸化球員終止合約,鄭智、郜林、張琳芃等多名主力國腳也先後離隊。此外,即便留隊的韋世豪等球員,也被俱樂部欠薪至今,恒大則承諾1-3年內全部還清。

2022賽季中超第一階段,廣州隊不得不倚杖青訓體系輸送的年輕球員,成績也一落千丈,10場比賽輸掉8場。贏得的兩場比賽勝利,對手是難兄難弟河北隊,後者前身是河北華夏幸福,其金主更早一步暴雷。目前,廣州隊在18支球隊中排名倒數第三,深陷降級區。

從衛冕冠軍隊淪落為保級選手,根源在於母公司恒大集團沒錢了,原本寄希望的股份改造計劃也瀕臨失敗,球隊無人接盤。

財報披露,從俱樂部的股權來看,恒大地產集團目前作為實控人,持股56.71%,阿里巴巴持股37.81%。

網易體育披露稱,2022年年初,許家印決定以1500萬元運營球隊一年,把「恒大足球學校打造成中國足球明星的搖籃,廣州隊要做好搖籃平台」。要知道,恒大10年前在亞冠首戰5-1大勝韓國球隊全北現代的那場贏球獎金,就已達到1400萬元。

早在2021年9月,恒大集團債務危機爆發時,一則未經證實的截圖顯示,廣州市足協主席向廣州市體育局局長匯報稱,恒大俱樂部經濟上只能維持到9月份,教練班子已談好解約,請求市體育局托管俱樂部。

隨後,市場傳言,廣州兩家市屬國企廣州醫藥和廣汽集團有意接管俱樂部,但至今未有落地消息。

據東方體育日報報道稱,恒大希望股改後仍占有俱樂部三成股份,接盤者承擔所有債務,並保留原有管理團隊。但廣藥集團只願意接手球隊,不願承擔此前債務,並主導俱樂部管理權。雙方心理預期相去甚遠,股改陷入停滯。

等待接盤者拯救的這支球隊,財務狀況堪憂。財報顯示,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恒大足球俱樂部合計虧損超過86.35億元。

刨去疫情因素影響,單從恒大俱樂部2019年財報來看,球員薪酬和轉會費支出,依然是公司最大成本,總成本高達28.92億元。這其中,恒大三名歸化外援轉會費用堪比天價,高拉特的召回費用達9593.63萬元,上海上港球員艾克森的轉會費為4052.31萬元,重慶力帆球員費南多的轉會費為2830.02萬元。

相較巨額投入,俱樂部的總收入僅為9.49億元,其中廣告收入為5.66億元,中超分紅及門票收入分別為0.87億元、0.57億元。占比超過7成的廣告收入客戶名單中,則多為恒大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包括三棵樹塗料、聯塑科技、馬可波羅瓷磚等公司。

單從恒大球衣胸前廣告來看,這已經成為許家印進行品牌營銷的絕佳陣地,包括恒大冰泉、恒大糧油、恒大人壽、恒馳、南瓜電影等多元化業務都曾逐一亮相。為此,恒大甚至還兩次臨陣換「胸」,單方面違約撤下東風日產的廣告。

一切看似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

如今,2022賽季中超第二階段比賽即將打響,由於舊主場翻新,加上運營資金匱乏,恒大俱樂部的新主場搬到了郊區、可容納2萬人的花都體育場。昔日市中心的主場天河體育中心,可容納5.6萬名球迷,曾見證過恒大奪得8座中超冠軍、2座亞冠冠軍。隨著恒大集團的江河日下,俱樂部恐怕再也無緣這座「亞洲第一主場」了。

編輯/ ro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