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股財報季拉開序幕,美國銀行此前就警告,「壞消息」將接踵而至。
周四,華爾街「大小摩」(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財報靴子率先落地,二季度財報均顯示利潤降幅超過預期,這是自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兩大投行的首次盈利下滑,標誌著華爾街「大發疫情財」時代結束了。
而更大的層面來說,作為數以百萬計美國家庭財務狀況的一面鏡子,銀行業業績的下滑也反映美國經濟衰退可能不是捕風捉影。
華爾街「大發疫情財」時代結束了
在疫情期間,華爾街銀行通過大量並購、IPO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上市業務,賺取了創紀錄的費用。
但自今年年初以來,由於投資者對SPACs和蒙受虧損的初創企業避而遠之,企業上市業務尤其是IPO節奏明顯放緩。
摩根大通2022年二季報業績顯示,其二季度淨利潤為86.5億美元,合每股2.76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投資銀行業務營收僅為14億美元,同比下滑61%。
摩根士丹利二季度淨利潤24.95億美元,同比也下降29%。報告期內,該行投資銀行業務營收僅10.7億美元,同比下降55%。
總的來說,由於投資者在動蕩的金融市場中進行了大量交易,兩家投行交易部門的收入大幅增長,但投行業務收入下滑幅度都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並且還出現了無法出售給第三方的貸款損失。
二季度,摩根大通建立了4.28億美元的不良貸款儲備,促使利潤大幅下滑。而去年同期,該行從貸款損失準備金中提取了30億美元,將利潤推高至119.5億美元,約合每股3.78美元。摩根士丹利則為信貸損失撥備了1.01億美元,高於一年前的7300萬美元。
此外,由於公司二季度調整後營收不及市場預估,摩根大通還宣布暫停股票回購,以幫助其達到監管資本要求。
兩份重要財報為美國銀行業財報季定下了悲觀的基調。周四在紐約午盤交易中,摩根大通股價下跌約4.5%,摩根士丹利下跌0.6%。高盛下跌約3%,美國銀行下跌2.8%。
花旗集團將於今日發布財報,高盛和美國銀行將於下周一發布財報。
按資產計算,摩根大通是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行業領頭羊。富國銀行分析師表示,摩根大通業績不及預期,一定程度反映出整個華爾街銀行業務的放緩。
摩根大通CEO戴蒙:市場將動蕩
此前分析師預測,隨著美聯儲繼續加息,美國銀行業的貸款收益將大增,2022年至2024年銀行業的淨利息收入增速將達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此次「大小摩」財報揭示,淨利息收入增長——哪怕再加上交易部門收入的增長——都還是無法彌補因美聯儲激進加息引起的投行業務凍結以及由經濟衰退引起的可能的信貸損失。
另一方面,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從銀行角度可以窺視數以百萬計美國家庭的財務狀況,以探尋美國經濟的強勁程度。
從摩根大通二季度的財報來看,消費者在Chase信用卡的支出同比增加21%,環比增加15%,但消費者和社區銀行業務(CCB)收入下降1%,利潤下降45%;與此同時,大額貸款下滑,抵押貸款發放量下降45%,汽車貸款和租賃發放量下降44%。
美國經濟衰退是否是捕風捉影,摩根大通CEO戴蒙在周四電話會上表示其並沒有改變此前的預測,而且認為擔憂已經越來越近,且其此前對一些金融混亂的擔憂已經逐步顯露。他說:
每個人都看到消費者在花錢,支出比疫情前還多。就業崗位很多,工資也在上漲,消費者情況看起來非常好,但他們的信心明顯在下降……當你列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時你可能認為經濟將軟著陸,也可能是硬著陸,或介於兩者之間,但無論怎樣確實存在一系列嚴重問題……某些市場的流動性正在枯竭,包括IPO市場,此外還有諸如戰爭此類是不可預測的。
市場將動蕩。我們之前就告訴過你們了…銀行不能像以前那樣發揮媒介作用。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