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21419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紐約梅隆:加息下的投資部署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紐約梅隆:加息下的投資部署

最後更新:

為了應付高通脹,聯儲局提速加息,通脹、利率上升,以至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成為投資者不能忽視的因素。

5月美國份消費者價格指數按年急升8.6%,創下1981年12月以來的最高升幅。為了遏抑通脹進一步升溫,美國聯儲局大手收緊貨幣政策,於6月15日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了75個基點至1.5-1.75%,這是自1994年以來最大的加息幅度,預期到今年年底利率將升至3.4%。昨日公布的6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更攀升至9.1%,聯儲局面對的加息壓力更有增無減。

經濟軟著陸難度不低

為了更快地遏抑通脹,聯儲局的加息步伐由慢跑加強至近乎衝刺的速度,並非沒有理由。而當局表明,未來的加息幅度將取決於數據去向,目標是在保持勞動市場強勁的同時,可把通脹收伏至回到2%的目標。然而歷史反映,要應付通脹一點也不易。

當通脹有掉頭回落的趨勢而經濟增長開始放緩時,情況會變得複雜。若聯儲局仍以當前的數據(而非預測數據)作為加息的理據,最終便有可能過度收緊銀根,結果是經濟增長放緩的幅度或許大於預期。無疑,美國陷衰退的機會正在增加,問題是究竟我們會有怎樣的衰退:是正常的衰退(即技術性衰退)?還是貨幣政策所帶來的衰退?後者的意思,是央行以最強硬的貨幣政策來為勞動市場降溫,換言之是提高失業率從而遏止長期物價上升預期。

聯儲局正面對一些難以控製的不利因素,使情況更難以控製。包括中國仍然實行清零的防疫政策,使國際間的供應鏈仍然緊張,以及俄烏戰事推升國際商品及能源價格飛升。因此,儘管聯儲局希望實現經濟軟著陸,但難度並不低。數據便顯示,在3月份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本來預計明年經濟增長仍然能保持2.2%,但在6月份最新的預測之中,當局已把明年增長預測下調至1.7%,同時上調了明年及後年的失業率數字。

因為聯儲局面臨的增長與通脹對立問題日益嚴重。在我們的投資策略中,也已把衰退風險加劇的因素考慮在內。由於利率持續上揚,美國股市一直受壓,大多數行業、板塊或投資風格無一倖免,均受到加息的衝擊。年初至今,即使保守板塊如必須消費、科技、金融或健康護理等均告下跌,唯一例外是能源行業,而這是受到俄烏戰事刺激所致。

中國市場仍提供機會

未來的經濟數據會一直主導市場情緒,投資市場料將持續波動。面對如此市況,投資者可以考慮兩大部署,首先,隨著美國10年期國債的實際收益率已由負轉正,投資者或是時候重新考慮是否要繼續持輕債券存續期。當然,我們還會預期有幾次加息,當經濟邁向衰退但貨幣政策從緊時,會降低長期通脹預期,通常會有利較長存續期債券的表現。

其次,是聚焦於具有結構性增長的投資主題,例如中國市場。事實上在過去數月,中國股市的表現一直優於美國及其他環球主要市場,當中有三大板塊值得留意,首先是基建有望受惠於政策推動;其次,是當局對中國科技板塊的監管措施已穩定下來;最後,是隨著疫情回落,被壓抑的需求有望釋放出來,從而有利基本消費行業的前景。

Aninda Mitra

亞洲宏觀經濟及投資策略主管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

1.https://www.cnbc.com/2022/06/10/consumer-price-index-may-2022.html

2.聯儲局;截至2022年6月

風險及免責提示:

本文件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於任何禁止發布本文件所載資料的司法管轄區,本文件所載資料並不構成於該司法管轄區分銷、提呈購買或要約買賣任何證券。瀏覽本文件之人士應留意及遵守任何相關限製。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的特點及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基金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及相關文件以了解基金詳情(包括其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敬請投資者注意,基金產品的價格可升亦可跌,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變動,投資者或無法取回其投資於基金的金額,基金過往的表現不能預示日後的表現。本文件中如有類似前瞻性陳述之內容,此等內容或陳述不得視為對任何將來表現之保證,且應注意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