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華爾街見聞

格羅斯指出,盡管華爾街有句格言「總有牛市存在於某個地方」,但現在卻很難找到,一年期國債可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今年上半年,美股美債遭持續大幅拋售,錄得數十年來最糟糕開局,同時經濟衰退風險四起。那麽在此之際,對投資者來說,什麽才是最好的選擇?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創始人、長期被業界稱作“債券之王”的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在周一的專欄文章中給出了答案,什麽都不要買,建議不要逢低買入債券、股票和大宗商品,如果非得要選的話,一年期國債是最好的的選擇。

在格羅斯看來,美國加息很有可能導致衰退,其在年初以來一直敦促投資者采取謹慎態度,他指出:

鑒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3%,而去年年底時為1.5%,這意味著“風險降低”,但“幾乎不會有回報”,不要買。

股票必須與未來令人失望的業績作鬥爭,而且價格也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麽便宜,不要買。

商品呢?它們“快沒油了”。

盡管華爾街有句格言“總有牛市存在於某個地方”,但現在卻很難找到,保持耐心。在我看來,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7%,這要比貨幣市場基金和幾乎所有其他投資都要好。

現在不是采取“沃爾克”式政策的時候


格羅斯在文章中指出,當前全球還是處在經濟學家明斯基所提出框架的“投機性融資”階段,也就是更多的信貸流入金融投機,而不是支撐經濟增長。

格羅斯寫道:

明斯基框架將貨幣演變分為三個階段,「對衝性融資」到「投機性融資」,最後到「龐氏金融」,每個階段都需要越來越多的信貸增長,最終導致通貨膨脹加劇,而脆弱的債務型經濟可能「內爆」(如超新星爆發)。

像「超新星」一樣,全球貨幣體系正在失去能量並具有熵效應,需要越來越多的信貸增長來維持經濟增長水平,而信貸更多地流向了投機性融資,而不是實體經濟。

接著,格羅斯表示,美聯儲不可能太高、太快地加息,而又能避免重創高槓桿的美國和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

因此,不管鮑威爾如何強調通脹是他首要認為,也是幾乎唯一的政策考量,強硬行動也是行不通的。」他寫道,「現在不是采取「沃爾克」式政策的時候。」

加息的終點在哪里?


加息的終點在哪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格羅斯使用布林帶(Bollinger Band)技術分析,根據聯儲基金利率歷史水平的標準差來預測美聯儲未來的行動。他得出的答案是——在3.5%時停止,並盡快到達。

格羅斯表示: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及其同事可能「盡快」將基準利率從目前的1.75%提高到3.5%,來「製造一次溫和衰退,進而逐步降低通脹。」

這與債券市場目前對美聯儲基金利率峰值的定價一致,市場定價顯示預計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達到該峰值。

編輯/ roy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