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見智研究Pro

作者:韓楓 

伴隨著全球經濟前景下行,傳統電子消費品需求下跌,半導體業開始面臨砍單潮。

7月1日,市場消息稱半導體芯片砍單、降價的風暴再次擴大,本次涉及的標的是MCU(微控製器),尤其是以消費型應用價格下降最大。此外,還有全球五大MCU廠價格腰斬的消息傳出。

見智研究(公眾號:見智研究Pro)認為:MCU降價對半導體行業又是一個重磅炸彈,但是未來MCU的價格和需求將出現結構性分化。


01、中國MCU消費應用第一,受創影響最大


MCU在6月前的價格仍舊非常堅挺,龍頭廠商還紛紛延長貨期(普遍在50周),海外大廠還開啟了多輪漲價,國內廠商也跟隨漲價趨勢。而本次降價消息,對於MCU的高光時刻將會有所抑製和扭轉。

2021年,全球MCU市場ASP逆轉了20年來的價格下降趨勢,上漲了10%至0.64美元,特別是32位高階MCU的需求提升。

而就全球MCU下遊應用來看,汽車占39%,工控占27%,消費占18%;

但是,值得特別關注的是,中國MCU的下遊應用中消費位居第一,占到27%,其次是汽車和工控。

也就是說消費型MCU需求的下降對中國廠商的衝擊影響最大。消費型產品如手機、小家電等終端應用在上半年需求已經出現明顯下降趨勢,MCU產品將呈現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所以本次消息中所提到的消費型MCU價格下降最大也在預期之內。


02、汽車和工控MCU需求仍舊飽滿


而對於汽車和工控來說,MCU的需求量不像是消費領域一樣呈現下降趨勢,反而持續上升。

從汽車應用來看:汽車電子電控均需要用到電子控製單元(ECU),而每個ECU至少要用到一顆MCU作為核心控製芯片。汽車在電動化的升級趨勢下,單車用量呈現倍數增長。傳統燃油車單車用量通常在70個,而智能電動車的單車用量約300個。隨著智能電動車滲透率的提高,車用MCU的需求也會進入高增長階段。

汽車MCU對安全性要求嚴格、認證時間長,所以主要供應集中於海外龍頭公司。比如意法半導體(市場份額22%)、恩智浦(市場份額22%)、微芯(市場份額15%)、英飛淩(市場份額14%)、德州儀器(市場份額9%)。

國內廠商中兆易創新相對領先,但是主要出貨量仍舊在消費居多,不過21年在工業領域的銷售額在持續增長。

而MCU工業應用中也非常廣泛:比如機器人、工業自動化、電動工具等等。得益於產業數字化的發展,對於工控MCU的需求也較為旺盛。

03、庫存飽滿,價格回落


從價格端來看,MCU平均價格在2021年出現20年以來的首次大漲。以意法半導體的產品價格為例,部分主流32位MCU價格漲幅超過400%,而在今年一季度的時候價格也從年底的回調趨勢中扭轉。


另外,從主流產品的貨期中來看,此前MCU的產品貨期均未有出現明顯緩解,仍舊高達50周左右。


但是,根據7月1日國內采購商渠道的庫存來看:目前MCU的庫存量都已經非常充足,且2021年產品的庫存量仍舊非常大,包括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恩智浦、兆易創新等龍頭廠商。



綜上,見智研究(公眾號:見智研究Pro)認為,目前MCU的市場供應量非常充足,消費端的需求明顯下降,汽車和工控的需求仍舊保持增長,而產品采購價格由於供給端過剩,會出現下降趨勢。

編輯/phoeb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