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6762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段永平最新發聲:股神的煉成源自對本手的堅持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段永平最新發聲:股神的煉成源自對本手的堅持

最後更新:

來源:券商中國

去30年復合收益率超過20%的投資大師塞斯·卡拉曼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初期曾如是說。

「本手、妙手、俗手」本是圍棋的三個俗語,但隨著今年的高考語文卷的出爐,這三個詞語也攪動了整個投資界,就連股神段永平也來作答。

本周A股強勢崛起,盡管面臨國際局勢紛擾、美聯儲大幅加息、歐美股市重挫等不利因素,但A股卻未讓投資者失望,逆勢大漲,本周滬指上漲0.97%,深成指上漲2.46%,創業板指大漲3.94%。

面對A股的強勢回歸,投資者不免擔憂,究竟應該如何參與本輪行情或是在A股實現長期盈利,正如「本手、妙手、俗手」三個俗語,究竟該如何去理解?

段永平的答案是「其實妙手就是本手,所以其實本無妙手」。盡管雙方的答案都是對「本手」的肯定,但微妙的區別揭示了內心格局的不同。在段永平這里,「本手」本身就攜帶了風雷之勢,「本手」本身就擁有無窮的威力,所以「妙手」就是「本手」,「本手」即是「妙手」。

自人類開始投資以來,人們就不懈追求點石成金的秘籍,尋求決勝千里的「妙手」,但最成功投資者的實踐說明,投資的「本手」就是「妙手」。最重要的是理解「本手」的威力,始終恪守「本手」原則,避免投資的大虧,同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時間的復利會將最初的幾片小雪花變成一個巨大的雪球。

投資的「本手」


何謂投資的「本手」?當巴菲特19歲第一次讀到《聰明的投資者》時,他感覺自己如同被閃電照亮,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投資之道,這才是絕對偉大的投資之書。自1949年《聰明的投資者》第一版出版以來,這本書中的基本原則經歷住了股市長達70年的風雨考驗,這些原則就是投資中的「本手」:

一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股票並不是一個交易代碼,而是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這是整個價值投資大廈的理論基石。如果建立了這一理念,投資者就不會因為股票價格或者宏觀經濟的大幅波動而焦慮不安。「我們希望你將自己視為一個真正長期擁有公司部分資產的人,就像你和你的家人共同擁有農場或公寓一樣。」巴菲特曾在致股東的信中如是說。

二理性對待市場先生。格雷厄姆將市場波動擬人化為市場先生,他是你所投資公司的合夥人,他有著不可治愈的精神病症。在他感覺愉快的時候,只會看到企業的有利影響因素,他怕你搶奪他的利益,會報出很高的買賣價格;在他情緒低落的時候,他只會看到企業和世界的負面因素,他會報出一個很低的價格,因為他怕你會將你的股權甩給他。

市場先生在那里服務於你,而不是指導你。你會發現他的錢袋更有用,而不是智慧。如果他哪天出現了特別愚蠢的情緒,你的選擇是,可以視而不見,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但是,如果你受了他的情緒影響,將會是一場災難。

三是安全邊際。格雷厄姆說,「在古老的傳說中,一名智者將世間萬物濃縮為一句話‘這很快會過去’,面臨著相同的挑戰,我大膽地將成功投資的秘訣提煉為4個字的座右銘:安全邊際。」價值投資就是用50美分購買價值1美元的東西,安全邊際為判斷失誤、運氣不佳等不可預測的因素留出容錯空間。

四是能力圈法則。在格雷厄姆的三大支柱之上,巴菲特提煉出了能力圈法則和企業護城河法則,這是集中投資和長期持有的基石。巴菲特認為,每個投資者都會犯錯,但是如果投資者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去投資一個能被自己理解的、有傑出經濟特征(具有護城河)、具備優秀管理層且合理估值的企業,就可以降低犯錯的概率,從而可以重倉買入並持有,打出「本壘打」。

盡管股市中投資者熙熙攘攘,但大多數投資者急於求成,並不會深究投資的基本原理,而是讓市場先生的K線圖指揮自己,這是投資流於「俗手」的表現。價值投資集大成者眾多,但依靠博弈取得成功的投資人少之又少,投資者不顧公司基本面,將投資建立在股價博弈基礎上的投資結果是,跑得快可以賺點小利,跑得慢則可能站在高高的山崗,成為最後的接棒者。

「妙手」就是「本手」


如何理解「本手」就是「妙手」?在頓悟之後,正是長期毫不妥協地堅持這些原則,巴菲特才創造了57年3.6萬倍的投資奇跡。巴菲特的導師——《聰明的投資者》的作者格雷厄姆盡管對財富很是淡泊,但也在1929年至1956年間實現了年化17%的驕人業績,並在身後留下了巨額的財富,

回到A股投資者中,「本手」依然是「妙手」。A股價值投資大佬張堯盡管過去20年實現了2000倍的投資收益,但他卻用了投資最本源的方法,就是重倉那些自身收益率就足夠有吸引力,僅靠分紅就能取得令人滿意投資結果的組合。

「本手」帶來了可復製的成功。股神段永平在網易投資上斬獲過百倍以上的收益,在貴州茅台和蘋果等公司的投資上獲得10倍的投資收益,均來自對 「本手」的堅持。

「本手」就是「妙手」,這是因為一方面「本手」的投資策略避免了致敗性投資,避免損失本身就是投資遊戲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投資在正確的方向前進,復利法則之下,投資的本金最終會取得爆炸性的投資成果。

首先,「本手」所強調的「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安全邊際、能力圈等法則,讓理性投資者日復一日地免受最熱門公司的泡沫誘惑。泡沫是財富的毀滅者,投資重要的不是做什麽,而是不做什麽。

金融的記憶如此短暫,股票歷史上泡沫發生過很多次,但不幸的是,每一次泡沫升起時,總有人奮不顧身擁抱泡沫。在泡沫破裂之時,都有一群投資人的財產化為灰燼。不要幻想與泡沫共舞,因為泡沫破裂所致的大崩盤永遠不會溫柔的逐步到來,而是轟然倒塌,人們拼命想逃離但基本上失效。就如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時,短短幾周內個股就會被腰斬,甚至部分個股很短時間內就已經跌去九成以上。

正如一位成功的投資人所說:「我們幾十年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我們不持有某些股票。80年代末不持有日本股、90年代末不持有科網股,在2000-2008年間,我們不持有任何金融股。」只有避開了大災難,投資才不會出局。

其次,如果不犯錯,那麽致勝投資自然會來。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愛因斯坦語),復利本身就是「妙手」。A股價值投資大佬張堯20年2000倍的投資收益,並不是建立在什麽「妙手」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算得清楚的年化15%的預期收益率之上,在能力圈範圍內,堅守「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不懂不做、安全邊際、理性對待市場波動等「本手」法則。

巴菲特和芒格57年取得3.6萬倍的投資收益,正是因為他們在幾十年內沒有犯過太多災難性的大錯。伯克希爾哈撒韋所累積起來的數千億美元的財富,大部分是由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蘋果等十幾個最好的投資機會帶來的,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長期來看,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等傑出投資人所構建的「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理性對待市場先生、安全邊際和能力圈」四大價值投資支柱,是投資的「本手」,更是投資的「妙手」。

編輯/lydia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