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要聞
美聯儲官員戴利預計5月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增加
舊金山聯儲行長戴利表示,美聯儲5月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的理由在增加,包括通脹上升和勞動力市場吃緊。「除非從現在到下次會議之間出現任何負面意外,否則加50的理由已增加,」戴利周五接受采訪時表示。 「我更加相信,盡早進行這些調整是合適的。」
美聯儲到5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69.4%
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到5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30.6%,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69.4%,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0%;到6月份加息25個基點或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0%,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22.3%,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為58.9%,加息125個基點的概率為18.8%。
「木頭姐」凱西·伍德:美聯儲加息將是一個錯誤,是在「玩火」
Ark創始人凱西•伍德表示,美聯儲在收益率曲線反轉之際加息的任何決定都將是錯誤的。美國政府債券收益率周五達到反轉的新水平,此前強勁的就業報告支持了人們對美聯儲將加大下次加息幅度的押注。兩年期公債收益率自2007年以來首次超過30年期公債收益率,而包括5年期和30年期公債收益率在內的其他收益率已出現倒轉。
美聯儲似乎是在「玩火」,她在一系列推文中寫道。

美債又崩了,2/10年期收益率再度倒掛,2/30年期2007年以來首次倒掛
美國2/10年期國債利差跌約6.2個基點,刷新日低至-6.303個基點,一周兩次關鍵指標「倒掛」或許再次預示著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美國2/30年期國債利差也下跌超過11個基點,刷新日低至-0.570個基點,為2007年以來首次。此外,市場預期美聯儲加速加息的概率正在上升,之後降息的概率也在上升。美聯儲想要經濟實現軟著陸可能很「難」。

「商品旗手」高盛:滯脹風險大增,商品依舊是最好對衝工具
高盛在3月31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今年迄今為止,由於市場對商品市場可能出現的供給中斷產生擔憂,所以大宗商品的表現明顯好於大市,高盛認為這反映出一種歷史模式,即大宗商品往往在通脹高企且不斷上升的時期表現最佳,其中部分原因是其與通脹和通脹預期直接相關。當物價水平持續上漲但經濟活動出現停滯時,就會出現滯脹。此時,大宗商品同樣是理想的滯脹對衝工具,配置大宗商品可以顯著改善投資組合回報。
美國公布史上最嚴燃油效率要求,特朗普舊規被取消
根據美國交通部(USDOT)的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的聯邦規定,到2026年,在美國銷售的新車每加侖汽油的平均行駛里程必須至少達到49英里。而此前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規定,這一要求原本是32英里/加侖。NHTSA估計,根據這項規定,消費者在一輛汽車的使用壽命內可以節省1387美元的燃料成本。不過,一輛新車的平均購買成本也將增加幾乎同樣多的價格——1087美元。

美國3月ISM製造業調查顯示勞動力回歸,新短缺風險出現
美國ISM製造業調查進一步表明,勞動力供應對供應鏈表現的影響越來越小。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正在下降,高工資正在將工人吸引到勞動力市場。這種改善趨勢——也體現在3月的就業報告——部分被價格上漲、材料短缺再度出現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不確定性上升所抵消。3月ISM製造業指數下跌1.5點至57.1,遜於普遍預期中值(59.0)和研究預估的59.7。
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創紀錄!俄羅斯對三國停供天然氣
據央視,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歐洲國家對美國液化天然氣需求增多。據路透社報道,國際數據供應商路孚特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環比增加了近16%,創歷史新高。其中,向歐洲出口天然氣占了大頭。

美股復盤
美股反彈,三大指數周五收漲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收漲,標普500漲0.34%,納指漲0.29%,道指漲0.4%。

熱門中概股周五普遍收高,貝殼漲超13%
熱門中概股周五普遍收高,新能源汽車股上揚,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4.70%。

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超31萬輛,生產水平接近寶馬、奔馳
4月2日晚,$特斯拉(TSLA.US)$發布最新產銷數據:第一季度產量超30.5萬輛,交付量超31萬輛(去年同期產銷分別為18.03萬輛和18.48萬輛);其中,交付量同比增長67.7%,再次刷新季度銷量記錄。特斯拉方面表示,一季度的生產水平已接近寶馬和奔馳等老牌汽車製造商。
此外,特斯拉位於德國的柏林工廠於3月22日正式開啟。柏林超級工廠是繼上海超級工廠之後,特斯拉又一座投產的超級工廠,也是其在歐洲的首座超級工廠。
存起火風險,大眾集團召回超10萬輛混動汽車
據路透社報道,$大眾汽車(ADR)(VWAGY.US)$發言人近日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召回超過1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原因是存在起火風險。大眾中國公司表示此次召回不涉及中國市場。
此次召回的10萬輛汽車不僅包含了大眾品牌車型,還有斯柯達、奧迪等車型。其中,大眾品牌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4.23萬輛汽車,奧迪將召回24400輛車。

3M比利時冷卻劑廠無限期停工,台積電、聯電:預計不造成影響
在比利時政府的法規規定下,$3M(MMM.US)$於比利時的半導體冷卻劑工廠遭到無限期關閉,而該工廠占全球半導體冷卻劑總產量80%,對蝕刻技術至關重要。目前,$台積電(TSM.US)$和$聯電(UMC.US)$等皆回應目前預期不造成影響,且都與供應鏈緊密合作以及有其他替代方案。
美股成交額TOP20

港市前瞻
3月北水狂買騰訊近200億港元、美團超90億港元
3月,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488.8億港元。「股王」騰訊期間跌11.16%,獲北水狂買196.51億港元,居淨買入額之首;美團跌9.64%,亦獲淨買入91.91億港元。此外,李寧、藥明生物、快手分別獲北水淨買入75.56億港元、37.78億港元、28.13億港元。

注:以上數據統計自2022年3月1日-3月31日,期間總共有41家公司進入港股通前十活躍股,
若無上榜,則無當日個股成交額數據,因此以上統計的淨買賣數據僅包含期內進入前十活躍股時的累計金額。
中金:恐慌性拋售行情或已結束,港股有望實現估值修復行情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海外中資股市場上周實現可觀漲幅,表現要強於A股和美股市場。俄烏談判取得一定進展等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除此之外,另外一個積極跡象為更多港股和中概股公司加入了股票回購熱潮,且可能會有更多公司宣布回購股票。
往前看,恐慌性拋售行情或已結束,中金預計港股有望實現一定程度上的估值修復行情,盡管期間可能還會存在波動。整體來看,中金方面認為中期內市場面臨的機會仍然整體大於風險,國內政策對於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起到關鍵性作用。
與A股相比,港股的優勢在於估值水平明顯更低,股息收益率相對較高。具體到板塊配置方面,在市場波動和經濟增長低迷環境下,中金方面認為高股息收益率標的和前期調整幅度較大的優質成長股將為投資者在近期市場波動提供更多保護。同時港股本地消費和金融也值得關注。
全球首家!比亞迪宣布停產燃油車,專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業務
4月3日,$比亞迪股份(01211.HK)$正式宣布,根據其戰略發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比亞迪表示,未來,比亞迪在汽車板塊將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比亞迪將繼續為現有燃油汽車客戶持續提供服務和售後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應。
比亞迪: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4878輛,同比增333.06%
$比亞迪股份(01211.HK)$在港交所公告稱,3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06658輛,今年累計產量287530輛,累計同比增長416.96%;3月銷量為104878輛,同比增長333.06%;今年累計銷量286329輛,累計同比增長422.97%。

匯豐控股4月1日注銷約239.73萬股已回購股份
$匯豐控股(00005.HK)$公布,該公司2022年4月1日注銷約239.73萬股已回購股份。
歌禮製藥-B:在香港遞交利托那韋上市許可申請
$歌禮製藥-B(01672.HK)$發布公告,董事會宣布已向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遞交了利托那韋(100毫克薄膜衣片)上市許可申請。 2022年3月15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將PF-07321332╱利托那韋片(Paxlovid)納入診療方案。近期,歌禮已將利托那韋口服片年產能進一步擴大至約5.3億片,以滿足國內和全球日益增長的潛在需求。
中國生物二代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批臨床
$國藥控股(01099.HK)$中國生物二代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臨床試驗批準文件。該疫苗由國藥中生生物技術研究院/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發,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這是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繼滅活疫苗技術路線上兩款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後,在重組疫苗技術路線上獲得的重大進展。
石藥集團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SYS6006」獲臨床許可,對奧密克戎和德爾塔有效
$石藥集團(01093.HK)$發布公告,集團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SYS6006」已獲中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可開展於中國的臨床研究。SYS6006為集團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毒株自主研發的mRNA疫苗。該產品根據毒株的流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抗原突變設計,臨床前研究表明,該產品對包含奧密克戎和德爾塔在內的當前主流突變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效力;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對機體提供免疫保護,並可產生記憶性B細胞,提供長效保護效力。
今日關注
關鍵詞:美國2月工廠訂單月率、德國2月未季調貿易帳

周一,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將公布2月工廠訂單月率,前值1.4%,預測值-0.6%。此外,德國將公布2月未季調貿易帳,歐元區4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也將出爐。
周一為清明節假期,A股休市,港股開盤,港股通、滬深港通暫停交易。

牛牛晨讀:
正確的投資方法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那些你了解,而且對其經營深具信心的企業。
——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證券投資法》
編輯/V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