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誰都可以抱怨監管,唯獨螞蟻不應該

最後更新:

「銀行靠"當鋪思維"賺錢,支付寶靠年輕人借錢 ....,對於監管和資本,誰都有點抱怨的理由,唯獨螞蟻沒道理。」

——某位資深投資大佬

再過幾天,阿里巴巴的"兄弟" -- 螞蟻集團就要上市了。

如上期<估值喊上天的螞蟻IPO,還值得參與麽?>所述,還未上市就估值翻番的螞蟻,讓馬雲也驚呼感歎:

"全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上市,在紐約以外定價,這是第一次,在五年前甚至三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但是奇跡就這麽發生了。"

馬雲昨天在外灘金融峰會一不小心的"暢所欲言",給本就熾熱的資本市場又添了一把柴。


在這場不經意的非正式發言里,馬雲金句頻出,給即將上市的螞蟻集團帶足了"高帽子",句句都點到了投資者的心坎里:

現在中國的銀行還是當鋪思想,害了很多企業家;

馬雲稱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沒有系統";

創新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我們這一代人要有所擔當;

不能因為P2P把整個互聯網金融都否定;

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

不是歐美的就是先進的,要考慮和未來接軌;

談螞蟻金服:史上最大規模IPO,在紐約之外定價"這是第一次";

新冠疫情影響遠超當下討論的技術問題,其影響力不亞於二戰;

數字貨幣會重新定義貨幣,就像蘋果手機重新定義了手機 ...

不得不服。在幾大科技巨頭里面,阿里系在資本市場上是玩得最溜的,投資者關系上也是把控的最好的。

關於阿里系的"市值管理"和資本遊戲,我們已冒著行業之大不韙聊過了,見:《估值喊上天的螞蟻IPO,還值得參與麽?》

應讀者強烈要求,今天來聊點基本面。

我們將順著馬雲上面的幾條金句,深挖細刨一下螞蟻集團的"印鈔機"業務--給年輕人放'小貸'。

圖:螞蟻的最主要收入早已不是"支付"


支付寶 -- 渾身都是肉的國民App


如果說中國人只有一個國民APP,那一定是微信。但如果說有兩款國民APP,那一定是微信和支付寶。

雖然支付寶的用戶"僅有"10億,不及微信的14億,但其確是變現能力最強的APP。

畢竟,支付寶的所有業務都和錢有關的。而微信之前主要靠給兄弟企業導流為生、即使是現在連賣個廣告都小心翼翼。

有一句俗語:"豬肉摸一下,滿手都是油"。用它來形容支付寶再合適不過了。

螞蟻真正的增長引擎在哪兒?


目前的支付寶已經和誕生之初大不一樣,最開始支付寶只是一個純粹的支付擔保工具,現在已集齊了貸款/理財/保險/外賣/出行/電影票/團購等7顆龍珠。

圖:螞蟻招股書上對支付寶的描述


這讓人不禁想問,螞蟻究竟是一家什麽公司?

在一般人眼中:螞蟻就是支付寶,提供支付服務,賺取手續費收益。

在喜歡講故事的賣方分析師眼中:螞蟻是"與錢有關的一切事",關注的是支付寶上面的基金直播/金融產品銷售/區塊鏈應用/數字貨幣/數字經濟社會的新基建。

但在買方機構眼中,前一個視角想的太少,後一個視角又想的太多。

老百姓最好理解的支付業務,毛利和增速都並不高;而賣方分析師研報里的那些概念故事,離錢又是在太遠了。

對於投資者來說,當前最應關注的還是螞蟻最接地氣、毛利極高、增速很快的微貸業務。

畢竟,買方機構主要關注可持續的增長邏輯。只有找到那個最主要的、且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增長引擎之後,才能判斷一個公司是否能一直坐在火箭上。

而對於螞蟻來說,現在最主要的增長引擎,既不是來自支付(的手續費),也不是幫助用戶"賺錢"(的服務費),而是給用戶借錢(的利息差)。

雖然馬爸爸經常"吐槽"銀行,但自己賺著錢還是很香的。

  • 微貸 -- 螞蟻的增長引擎


先說明一下,下面的文字看起來會有點繞口。

但這並非我故意為之,也不是因為內容太難大家才讀不懂,而是阿里/螞蟻的業務名稱都采用一些很高大上的辭藻,讀起來有點繞口。出於嚴謹起見,我並沒有在文中替換他們,依然用的是招股書中的業務板塊名稱

1.1 從支付到金融

螞蟻的商業模式遵循著"引流-變現-賦能"的發展邏輯:高頻的數字支付板塊用於引流,低頻的數字金融板塊用於變現,而底層的中後台板塊則是用於場景賦能

圖:螞蟻集團能力體系


螞蟻集團的增長引擎的切換,也遵循這個發展邏輯。

2019年,螞蟻集團正式進入"變現"階段。數字金融板塊的收入超過了數字支付板塊,成為了螞蟻的主要增長引擎,見下圖。


1.2 基於微貸的數字金融

而在占了螞蟻一半以上營收的數字金融中,微貸業務又貢獻了其一半以上的收入。

圖:數字金融下的三大板塊收入


1.3 微貸業務成為增長引擎核心

也就是說,在螞蟻集團中,僅金融板塊旗下的微貸一項業務,就超過了整個支付板塊的營收,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最主要的增長引擎。


  • 螞蟻微貸是什麽?


2.1 螞蟻微貸如何獲客?

微貸業務,顧名思義,是為消費者和小微經營者提供的小額貸款服務。

螞蟻在招股書上寫道,由於(傳統的)"金融體系中的線下渠道可能無法觸達用戶,客戶洞察相對有限,因而無法充分服務這些需求"。

圖:螞蟻的過會問詢材料


阿里則通過互聯網為客戶創造消費環境,隨後讓作為兄弟公司的螞蟻來服務客戶的資金需求。

螞蟻用高頻但低毛利的支付服務來積累用戶,然後在業務環境中,引入了低頻但高毛利的微貸服務,來收割利潤。

2.2 螞蟻微貸怎麽賺錢?

熟悉銀行業的朋友很清楚,國內銀行中,其實有7成以上的收入來自於貸款利息。

我國銀行的增長引擎不是來自於支付或交易(的手續費),也不是幫助用戶理財(的服務費),而是來自於貸款(和存款之間的淨息差)。

實際上,螞蟻微貸也是如此。

螞蟻雖然名義上不放貸,但借助金融機構的資金,還是為客戶提供了貸款產品。

螞蟻在招股書中寫道,"螞蟻促成的信貸餘額中,由金融機構合作夥伴進行實際放款或已證券化的比例合計約為 98%。" 這部分信貸餘額又叫「助貸業務」餘額。

而螞蟻2%的「自營貸款業務」主要是為之前沒有服務過的群體提供貸款,用少量自有資金來探索用戶群體特征,來探索如何降低新貸款群體的不良率。

等到螞蟻將貸款不良率控製住後,就可以幫助金融機構為這部分新群體提供貸款。而這部分貸款也就從「自營貸款業務」餘額、變成了第三方的「助貸業務」餘額。

「助貸業務」收取的技術服務費,就等同於銀行賺到的淨息差。目前,螞蟻的技術服務費率和大型股份製銀行的淨息差水平(2%)大體近似。

(不過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淨息差水平有所下降)


從上面我們可知,螞蟻微貸賺的錢和銀行一樣,都是來自於貸款業務中的"淨息差"。

但為什麽微貸龍頭是螞蟻、而不是個人業務做的比較好的招商銀行呢?

這就要從為什麽銀行不想發放小額貸款開始說起。

  • 不是銀行不想,而是銀行不敢


3.1 "嫌貧愛富"的銀行

網易有個紀實文學欄目——《人間》,里面講述了各行各業的人間百態,其中幾期和小企業貸款有關

文中的"我"是一位剛轉入上海某銀行的信貸管理部門的新人,主要負責對信貸員(業務員)拉到的貸款項目進行風控盡調。

一次盡調結束後,作者跟隨的前輩向信貸員發怒:"你一開始就認定了我倆是'冤大頭'"。因為在銀行貸款過程中,如果客戶資質優秀,那麽來回的交通費都可以算入借貸成本。而那次盡調,作者是坐地鐵往返,說明信貸員認為這次客戶資質不夠,很有可能是白跑一趟。

圖:截自網易人間<我們銀行,早就不做大額小企業貸款了>


在銀行借貸過程中,光交通費用就可能上百,僅調研成本就一次上千都很正常。

如果客戶向銀行申請小額貸款,那這筆業務的利潤可能連盡調審查的成本都填不上。

在「嫌貧愛富」的銀行面前,小企業很難借到小額貸款。

3.2 "當鋪思維"的銀行,最愛房產

而如果小企業想從銀行里借到大錢,那就更難了,即便應政策要求專門成立了小微企業部。

在銀行實踐中,很多借到錢的小微企業都是大企業的附屬/關聯公司,大公司為他們提供擔保(無論是顯形的還是隱形的),而小公司把錢用於大公司的業務。

圖:截自網易人間<我們銀行,早就不做大額小企業貸款了>


若小企業想自己從銀行借錢,那就得拿出足夠的抵押資產。

對於銀行的這個"壞毛病",馬雲昨天的批評還是很一針見血的:"現在中國的銀行還是當鋪思想,害了很多企業家。"

那麽,銀行喜歡什麽抵押物呢?銀以地為天,當然是地產

圖:網易人間<小企業貸款,讓銀行如臨大敵>


此外,小企業很難從銀行里借到錢,不僅是規模小或者是抵押物,還因銀行中的每個經手人都天然的恐懼風險。

對於銀行的這個基因缺陷,馬雲昨天的批評還是很一針見血的:"把風險控製為零,才是最大的風險。"

在銀行一線,如果信貸員遇到企業貸款逾期,那麽他只能選擇低薪待崗、清收逾期,或者永遠離開銀行這個圈子。

正因如此,一個銀行人越是理性,越是會貫徹"看不懂的業務我不做,摸不透的抵押我不收"。

對銀行人來說,什麽資產他們既摸得透、又看得懂呢?

那當然是有政府背書、價值又高又穩定的房產嘍。

畢竟,現在連黃金質押都有摻假的風險了,如下圖。


3.3 重視"資質"的銀行

由於業務員的一次失誤,就可能砸掉自己的飯碗、賠光家底,所以他們只願服務有"資質"的客戶。

圖:網易人間<小企業貸款,讓銀行如臨大敵>


那麽,哪一類客戶最有資質呢?見下圖,不多言了。

圖:截自前文<中國的銀行,靠誰賺錢?>


而現在螞蟻的微貸業務能夠蓬勃發展,說明小企業/消費者一直都有著強烈的小額貸款需求,只是過去銀行沒能滿足這個需求。

"我聽過很多的銀行講,我們要給中小型企業貸款,我聽了5年了,但是有多少銀行真正腳踏實地在做呢?很少。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馬雲在2008年的豪言

在當時,大家都沒有太把馬雲這句話當回事,覺得馬雲又開始吹牛了。不僅如此,甚至當時很多金融大咖都在嘲笑馬雲,覺得一紙命令就能打敗支付寶,完全不是銀行的對手。

只是不曾想,12年過去之後,不僅馬雲的豪言早就實現了,甚至螞蟻科技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市值超過工商銀行。


只是,當時的螞蟻還很小,就算只和"宇宙行"1對1battle,也不可能改變銀行。

"打不過就加入",當時還叫支付寶的螞蟻希望和銀行合作,讓平台上的中小商家獲得貸款。

螞蟻基於自己對平台商戶的了解,將優質的、有貸款需求的客戶推薦給了合作銀行,同時還提出用聯合貸款的方式降低單筆貸款的違約風險。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這些螞蟻認為有"資質"的商戶企業中,只有那最不缺錢的2%獲得了貸款。

這就是說,只要銀行人還按照傳統的貸款模式,即使從高成本的線下改成了低成本的線上,仍就依然只會給最不缺錢的企業發放貸款。

和銀行的合作沒有成效,於是螞蟻只能提槍上馬。自己先去闖出一片天,然後再來帶銀行一起玩。

不熟悉真實的銀行一線業務的朋友,建議看一遍以下對話(節選):


  • 螞蟻的"開源-節流-降損"三板斧


4.1 節流 -- 用互聯網降低流程成本

"在解決問題時,很多時候人們會陷入傳統誤區里。持續創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打破既得利益。"
—— 螞蟻副總裁陳亮(他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還引出過一次風波,被傳比阿里CEO逍遙子還富14個億。)

螞蟻在"革命"上早有先例,它讓中國提早進入了"無現金"社會,讓小偷劫匪成功"失業"。


而在微貸行業中,螞蟻也在用互聯網的方式去改造貸款盡調。以"借唄"為例,只用點擊"確認借款",一筆貸款交易就自動完成了。

圖:(這篇文章在9月初就寫好了,一直在等機會推送)


螞蟻通過貸款環節的數字化,將單筆的借貸成本壓低到個位數(相比起銀行的動則上千元),讓微貸業務變得有利可圖。

4.2 開源 -- 將電商客戶轉化為微貸客戶

在"節流"之後,螞蟻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開源",讓更多的用戶能夠貸款、想要貸款。

銀行為客戶提供貸款服務時,需要"足額的住宅"做抵押,這是因為他們只懂房產、也只信房產。

而螞蟻為客戶放貸時,只需要訂單截圖、資金流水等數據就可申請,這是因為他們了解電商生意。

圖:《螞蟻金服:從支付寶到新金融生態圈》


比如在做信貸考察的時候,螞蟻還會去關注店鋪響應時間,因為它反映了店鋪對客戶的重視程度。一個能及時相應客戶需求的商鋪,肯定是一個認真經營的商鋪,他們是最需要錢、也最不可能惡意逾期的客戶。

通過對電商業務(現在是新零售)的了解,螞蟻將阿里生態的所有用戶都變成了微貸業務的潛在客戶

(其實在這一點上,美國和中國是一樣的,無論是銀行還是電商平台,其行事風格都是一樣的。比如說,亞馬遜的Amazon Lending業務就是給賣家放貸款,最高能到100萬美元,最長時間1年。

這塊業務美國的銀行一樣不敢做,但是Amazon去做了,而且壞賬率極低。原因就是Amazon對放貸的客戶非常了解,說是沒有抵押,但在大數據面前你真的一覽無疑。)

4.3 降損 -- "真"大數據來提高風控能力

在投資某家銀行的時候,我們關注的不只是淨息差指標,還有不良率指標。

不良率是違約貸款占貸款餘額的比例,它體現著一家銀行的風險管控能力。如果不良率過高,大量的貸款資金成為無法收回的壞賬,那再大的淨息差也收不回成本。

而螞蟻背靠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數據和算法儲備可能是全國最強,對貸款違約率的估算也更準確。

不但如此,阿里還經常提供貸款優惠,鼓勵客戶使用螞蟻的貸款產品。(比如上圖中的"10天無息貸款"優惠)。這是因為,客戶使用微貸業務越多,其積累的數據也就越充足、算法的進化也更完善,螞蟻的風險控製能力也隨之越來越強。

圖:《螞蟻金服:從支付寶到新金融生態圈》


根據《螞蟻金服》一書的數據,阿里小貸最高的不良率也只是超過2%,其餘時間一直保持在1%左右。和幾家大型股份製銀行相比,螞蟻的風控能力相差無幾 (但別忘了,螞蟻的小貸客戶大部分都是銀行曾經"看不上"的客戶,而且螞蟻的放貸利息還要更高)。

圖:幾大股份製銀行的不良率水平變化


螞蟻通過"開源-節流-降損"三板斧,證明了其微貸業務的賺錢能力。

但是,作為關注增長的投資者,還得看螞蟻是否能找到足夠多的資金源,來支撐其"坐上火箭"的微貸業務。

畢竟,想要掙大錢,先得有充足的"彈藥"。

  • 微貸業務的"彈藥"從何而來?


5.1 微貸業務的資金緊箍咒

想起以前有個段子:

某金融機構高管,在例會上問在座的員工:"公司什麽資產最值錢?"
有人搶答:"21世紀當然是人才最值錢"
高管笑道:"你們也太看得起自己了,最值錢的是我們的牌照!"

這位高管所言不虛,銀行之所以能在貸款業務中賺的盆滿缽滿,正是因為他們能合法地以低利息獲得居民儲蓄(大部分來自居民),然後再將大部分儲蓄以高利息給貸出去(大部分流向國企)。

圖:來自前文<中國的銀行,在賺誰的錢?>


政府對於金融行業的監管十分嚴格,民間基本沒法成立銀行,即使是又紅又專的阿里巴巴也不例外。

轉機出現在2014年,銀監會放開了設立民營銀行的口子,阿里開始了網商銀行的籌建工作。

但銀監會畢竟帶著"銀"字,對非銀的新玩家十分審慎,給阿里留下了兩道緊箍咒:1).最高持股比例不能超過30%;2).網上開戶只能辦理二類賬戶,即不能為客戶提供大額儲蓄業務。

圖:銀發【2016】302號


二類賬戶最大的問題就是,阿里還是沒法在吸納社會儲蓄,沒有廉價的資金來源。也就是說,即便是「網商銀行」獲批成立,阿里仍還是得依賴大型銀行出資,來降低資金成本、擴大資金規模。

看到這,也更能理解昨天馬雲在會上對監管的吐槽:"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

作為巨頭的阿里都是如此了,其他民營微貸公司的待遇更是好不到哪去,只能通過各類金融"創新"來解決資金問題。而這些所謂的金融"創新",大多都淪為收割中產家庭財富的"天雷滾滾"。

那對於資金難題,阿里是怎麽解決的呢?

5.2 頭部機構: 從金融到科技

對於風控得力的金服(FinTech)龍頭來說,將資產證券化、折價換成現金流是常用的方法。

螞蟻在2015年獲批發行了資產證券化(ABS)產品,不用再找銀行借錢,而是可直接將貸款打包、賣給金融機構換取現金。

螞蟻的微貸客戶違約率低(不良率≤2%),螞蟻以一定折價出售,金融機構很願意購買。於是,螞蟻在那幾年通過發售大量的ABS,解決了資金端緊缺的問題。

但是,2017年之後,銀監會為例控製小貸公司的槓桿水平,宣布將ABS並入表內。受此影響,ABS的發行規模也被迫下降,變相弱化了螞蟻的放貸能力。

圖:螞蟻ABS存量規模


政策的變化推動了螞蟻的轉型。

於是,螞蟻同年在北京宣布,"未來會只做Tech(科技),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


自此,螞蟻通過貸款撮合服務(前面提到的「助貸業務」),讓金融機構直接給用戶放貸,而非自營。這樣就既不用擔心監管上的規模限製,也不用擔心資金的槓桿風險與成本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螞蟻的確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傳統意義上的金融公司。馬爸爸堅持只讓TMT分析師、拒絕金融分析師來跟進螞蟻也是有道理的。


5.3 中小機構: 借"高利貸"

相比起螞蟻,其他小貸公司沒有阿里生態的消費場景、也沒有阿里大數據的風控能力。這些小貸公司不了解客戶,更沒法了解他們的真實借貸目的。

金融機構當然也不會接盤這類高風險貸款,於是這些小貸公司只能另辟蹊徑,從那些願意承擔高風險、貪圖高收益的渠道拿錢。比如說,以P2P理財平台的形式找不明真相的散戶借錢。

然後,這些P2P平台再將高昂的借貸成本轉移到客戶身上。

圖:僅供說明,無特別含義。


為了盈利,風控能力越弱的公司,貸款產品的利率反而越高。很多小貸公司必須依靠36%的貸款利率才能維持業務運轉,甚至還不惜用上"砍頭貸"等高利貸工具。


(注:網捷貸和閃電貸是農業銀行和招商銀行針對個人用戶提供的借貸產品)

實際上,他們就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公司"皮的高利貸公司玩著擊鼓傳花的投機遊戲。

  • 微貸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6.1.擊鼓傳花的小貸公司

之前討論過《為何所有巨頭,都成了金融平台?》,其中就引用了前重慶市長黃奇帆對金融本質的定義。

他提到:"金融不能自娛自樂,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不然就是泡沫。"


前面講到了,政府為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多次對微貸業務進行了政策指導。

(對於"系統性風險",馬爸爸昨天在會上也有犀利吐槽:"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沒有系統'"

當時,各大小貸公司熱衷於用高額收益從居民手中"借錢",然後再放貸給學生、炒房客甚至是賭徒。(在網易「人間」里搜"貸款",里面有很多賭狗故事)

而實體經濟中的中小企業主,很多並沒能在微貸熱潮中借到錢。

而某些受益於微貸政策的企業主,卻又把銀行貸款拿出去放高利貸、搞投機。(今年市場上就有很多流言,說有客戶拿到銀行的優惠貸款後,轉身就去大城市預定了好幾套住宅。)

圖:來自三思社的內部討論 (只是調侃, 沒有付諸實踐)


結果,很多本是為了幫助實體行業的小微貸款,要麽是被挪作他用、要麽是被小貸公司玩成了高利貸,催生了大量的金融風險。

於是,微貸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來了。

6.2 微貸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天雷滾滾",2017年底,國家開始暫停發放網絡小微貸款金融牌照,實行只出不進

圖:截止2017年的P2P問題平台數量


在重拳之下,2018年之後,小貸公司的數量逐年減少。


6.3 玩家在減少,利潤在增高

在小貸公司的數量逐年減少之時,小貸業務的利潤率正在提高。

近幾年,國內利率不斷下行,而部分小貸公司由於風控薄弱或是涉黑背景,仍頂格采用固定的最高利率。這使得互聯網小貸和正常商業貸款的利差越來越大。

利差越大,高利貸的超額收益也就越高。在利益面前,一些賭徒式的小貸公司不但鋌而走險,進一步加劇了民間借貸糾紛

於是,國家再次出手,近期調整了民間借貸的司法保護上限,將其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LPR)掛鉤,"腰斬"了民間借貸的利率上限(從36%降到了15.4%)。



在利差縮減了之後,那些缺乏風控能力、沒有融資渠道的小貸公司/P2P平台日子就更難過了。

但是,這對螞蟻這類風控能力強、融資成本低的巨頭來說卻是極大利好

  • 中小玩家出局,巨頭玩家崛起


7.1 供給側改革:中小玩家無利可圖

騰訊的深網團隊曾對民間借貸機構的成本進行了拆解,值得一看。

圖:<拆解民間借貸利率成本:此前為何居高不下?>


雖然中小銀行擁有牌照帶來的資金成本優勢,但是他們的獲客成本和不良率過高,整體成本在16%以上,已經超過了國家當前15.4%的利率上限。

而沒有資金優勢的互聯網助貸平台的情況則還要更糟,即使他們按36%的利率上限放貸出去,最終利潤空間還不到2%。而且,一旦不良率出現波動,這部分利潤還需要吐出來。

根據《IT時報》的統計,如果以目前15.4%的利率上限計算,大部分互金平台都無法盈利。

圖:<拆解民間借貸利率成本:此前為何居高不下?>


不過,這輪政策調整對螞蟻集團的影響不大。

一是螞蟻的微貸業務主要是通過第三方助貸的形式,螞蟻的自營貸款只占約2%。

二是螞蟻的"借唄"年化利率大致在10.9% (取決於分期期數),雖然毛利很高,但也仍遠低於新的利率上限。在文章前面提到了,螞蟻的自營貸款還有6%上下的淨利潤空間。

清除劣幣的供給側改革,對螞蟻這樣的行業巨頭來說,實際上是個重大利好

7.2 供給側改革: 別人的痛苦,螞蟻的快樂

路子越"野"的公司,在這輪金融供給側改革中,越難以活下來。

那些玩"擊鼓傳花"遊戲的互金平台,由於缺乏獲客渠道和風控能力,必須將資金成本和流量費用轉嫁到新客戶身上。盈虧看命,自身對於成本的管控能力幾乎沒有。

但即使獲客成本再高,這些野路子的小貸公司也得硬著頭皮上。因為一旦新客戶消失,資金鏈就會斷裂。

之前就有媒體爆料,一些小貸公司甚至要花50元才能買到一次點擊。

圖:《50元一個點擊?現金貸行業陷流量惡戰》


在供給側改革之後,小貸公司必須優化成本,才能維持平台的運營。但是,隨著獲取新客戶越來越難,大部分小貸公司終將會慢慢被市場清洗出去,要麽被迫轉型或是回歸地下。

而正規軍的螞蟻,依靠成熟的風控能力、資金渠道以及通過阿里系積累的數據能力和獲客場景,不僅不會被供給側改革拖累,反而還會因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而獲利,成為A股少有的"會飛的大象"。

對螞蟻的兩大爭議:監管與倫理


在上期內容<貝殼的「增長飛輪」,是如何轉起來的?>中,有讀者留言說:"在一個無序的天量市場中,貝殼無疑是開發出了一個金礦,但將來如果贏家通吃也有很大的問題。"

這句話放在微貸行業也是同理。

前幾年混亂的微貸市場仿佛是個線上版的高利貸市場,是一個多輸的競爭格局。

而自螞蟻發力微貸之後,不僅提高了新零售客戶的獲貸能力,還降低了非銀貸款的實際利率,形成了一個多贏格局

更重要的是,螞蟻在方便客戶的同時,其盈利能力也不遜於守著金飯碗的銀行貸款業務,硬是將銀行當初看不上的小貸業務改造成了數字金融時代的"印鈔機"。

在這輪供給側改革之後,微貸市場上大概率將只會剩下幾個巨頭玩家,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高。

而螞蟻,作為市場份額和業務能力最強的微貸龍頭,還將在其「增長飛輪」的帶動下,坐上火箭繼續飛奔。

但在成功的盛譽之後,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吐槽螞蟻的聲音,有投資大佬私下表示:

"這些年中國夠給支付寶足夠創新的機會,理念上很寬容,世界上也領先,脫離於央行之外的資金流,美國都沒這麽開明。現在做大了要上市了,反過來懟監管。這幾年監管不僅沒有製止支付寶飛奔,還把它對手都幹掉了,所以誰都可以抱怨監管,唯獨螞蟻不可以。"

螞蟻,不只是對監管束縛的挑戰,還有對消費倫理的挑戰。

螞蟻營收的快速增長也離不開其蓬勃發展的消費貸,和年輕人超前的消費觀。這股潮流也是螞蟻在一直推動的。之前只是號召大家剁手買買買,現在升級成了讓大家借錢買買買。

讓中國的新一代年輕人在剛畢業甚至是還沒畢業就背上一屁股貸款,真的有利於社會麽?


近期我經常去杭州出差,從杭州東站出來坐地鐵時就能一眼看到螞蟻花唄的廣告。說實話,這些廣告對我來說挺難接受。

每一張海報下方都寫著:"花唄,5億用戶的快樂生活"。但這種眼前的快樂,真能帶來長期的滿足麽?

圖:每一張螞蟻海報上的"快樂生活",都讓我很不快樂…




螞蟻上面的這些廣告海報,再加上它那坐上火箭的消費貸營收,讓我們積極參與螞蟻IPO之餘,不由得也有一絲三觀上的顧慮。

舊社會的楊白勞怎麽來的?借高利貸來的。


在螞蟻這類公司和我們這類投資人的助推下,在讓「5億用戶過上快樂生活」的同時,下面這條段子或也將成為現實。


對於監管和資本,誰都能有抱怨的理由,唯獨螞蟻沒理由。

編輯/charli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

標題:誰都可以抱怨監管,唯獨螞蟻不應該

返回: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財經新聞常見問題 FAQ

甚麼因素會影響錢財的價值?

由於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上升,故幣值會隨時間而降低,這便是通貨膨脹。幣值會受以下因素侵蝕通脹:簡單來說,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通脹。當物價上升,受薪人士便會要求加薪,隨著通脹加劇,貨幣的購買力便不斷減弱。 利率波動:當利率下降,存款的利息回報便會減少。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脹,儲蓄便會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某類投資如股票和債券等卻可能因息口下降而升值。

為何銀色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

根據銀色債券發行通函,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劵,所分配的銀色債券會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

甚麼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借貸票據。當您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在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債券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發行者以不同的條款發行債券。例如:定息債券、浮息債券、零息債券及存款證等。一般來說,債券及存款證的回報比較穩定。目前,銀行可代客買賣多種債券和存款證,除備有多種主要貨幣選擇外,客戶亦可選擇不同債券發行機構,包括政府,如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等,或本地著名的半官方機構,超國機構及世界知名的公司。此外,債券年期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而票面收益亦各異,選擇眾多,能符合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投資金額低至港幣1萬元。

甚麼是證券?

證券是一般可在股票市場交易之投資工具的統稱。任何人士均可透過經紀或銀行從事證券投資,並可從每日的報章或互聯網觀察投資行情。 證券投資的回報潛力一般高於儲蓄戶口。在經濟蓬勃的地區,只要假以時日,股市一般都會出現增長,有時更會在短時間內急升。但是,股市波動在所難免,所以購買證券不應視為一種短線的謀利方法。購買證券需要支付有關的交易費用,例如經紀佣金。如果要享有交收的便利,您可考慮採用銀行證券買賣服務。除了自行投資證券外,您亦可委託專業投資管理人員或公司代勞。

何謂「首次公開招股」(IPO)?

「首次公開招股」(IPO)是指一間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新股,債券或銀行發行的存款證。此類股票,債券或存款證有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為何我經銀行IPO申請獲分配的通脹掛鈎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根據通脹掛鈎債券發行通函, 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該債劵, 所分配的債券會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及在銀行的債券買賣服務透過場外交易買賣。

如何啓動我的中國A股交易服務?

如您已持有銀行綜合投資戶口及人民幣儲蓄戶口,即可買賣合資格的中國A股, 毋須登記。如您未持有任何銀行綜合投資戶口,亦可透過銀行銀行網上理財(只適用於現有銀行銀行客戶)或親臨任何一間銀行分行開立綜合投資戶口,過程方便快捷。此服務只適用於非美國個人客戶並持有符合美國稅務局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例如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或護照。

參加銀行的「股票月供投資計劃」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以符合預算的金額購入股票透過「成本平均法」減低投資風險享受中長線投資所帶來的較高回報潛力迎合個人的儲蓄投資需要

甚麼是單位信託基金?我怎受惠於基金投資?

單位信託基金亦稱互惠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方法是由基金經理把眾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一筆龐大基金,用以在廣泛地區及市場作不同的投資。所以,即使個人的投資額不大,投資者亦可參予全球各地市場的證券、債券、貨幣及商品投資。這種多元化投資稱為投資組合。單位信託基金提供多項有利因素:分散風險:由於分散投資,故基金的風險通常低於投資單一股票。但不同的基金,其風險和回報的水平,當然亦會有差異。專業管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和管理投資。個人投資者一般很難像基金經理對全球市場有透徹的認識,但如果購買單位信託基金,便可享有基金經理提供的專業知識。投資全球市場:透過單位信託基金,您的資金可運用於個人投資者未必能夠涉足的海外市場,從而擴闊投資範疇。經濟效益:由於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以單一基金處理,故能平均攤銷經營成本和佣金,減低個人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流動性:您可在任何交易日(但基金所掛屬國家的公眾假期除外)買賣單位信託基金,增加資金流動性。有些單位信託基金產品與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指數期權掛屬,亦有時與貨幣期權掛屬。這種基金的風險略高於多元化的基金組合。

什麼是結構投資產品?它是如何運作的?

結構投資產品是涉及衍生工具的投資產品,其回報﹑到期金額及/或其結算方法是參照1) 任何一項或多於一項的參考資產的價格、價值或水平的變動; 及/或 2) 任何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而釐定。

有哪些資產屬於要約範圍內?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當「高息投資存款」的存款日為提交指示之後第2個營業日,如何計算綜合理財戶口有抵押信貸的信貸比例?

若已於交易日(Trade Date) 開立「高息投資存款」並處於存款日(Deposit Date)之前的時間: 如以外幣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將會下降,基於外幣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被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 如以港元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亦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但基於港元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已不納入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不會受影響。 在「高息投資存款」存款日(Deposit Date)當日(即交易日之後第2個營業日),以任何貨幣作為存款貨幣的交易金額將會納入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直至到期日為止。

如何經銀行投資外匯?

您可以經銀行透過多種方法投資外匯。您可使用24小時外幣兌換服務讓您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設立兌換指示。若您對個別外幣有特定的目標兌換價,您可透過外匯限價買賣服務預設指示。若您想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累積外幣或人民幣,您可透過外幣/人民幣轉存服務預設兌換指示,我們會根據您的預設指令自動替您執行指示。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您首先需要了解個人的理財需要或投資目標、財政狀況及風險取向。您的目標可包括應付以下各項需要:保障家人子女教育退休策劃管理及累積財富遺產規劃您亦須考慮您的目標,投資年期,可承擔的投資金額及個人的投資偏好。

你們會於何時強制出售我的股票(斬倉?

如(i) 您的股票孖展比率連續3個月維持於105%至少於120%;或(ii) 股票孖展比率一旦觸及120%或以上;或(iii)我們不時訂定之時間,我們將強制出售您的股票(斬倉),不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