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展望2022 | 港股年度策略:小牛市可期

最後更新:

來源:平安證券,內容有刪減

展望2022年,在港股「大牛難覓,小牛可期」的大勢研判基礎上,港股投資應當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把握長期能夠獲得的高勝率機會,並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搏取高賠率機會。

摘要


2021港股先揚後抑,尚處艱難磨底中


2021年的港股行情「先揚後抑」,恒生指數在1-2月延續上漲行情之後便開始築頂回落,截至12月17日,恒指年初以來漲跌幅為-14. 83%,自2月中旬最高點下行幅度超過25%,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現最弱,行業表現則演繹了明顯的「類滯脹」邏輯。當前,港股尚處於艱難的磨底行情中。

2022年港股:大牛難覓,小牛可期


綜合內地經濟承壓、美元流動性趨緊、中美博弈難降溫等因子,以及港股在盈利、估值、風險偏好與這三大因子的緊密聯系,加上近10多年的恒生指數走勢的規律,可以預判2022年港股市場上行的空間不會太大,也就是說2022年港股出現大牛市的難度很大。不過,鑒於2021年港股屢遭「逆風」侵襲,2022年港股市場雖然大環境不會太好,不過「逆風」的減弱以及常態的回歸還是有希望會帶來較小級別牛市的。

以2010年以來的估值中位數計,2022年恒生指數將有15%左右的漲幅,高點可能在27000點附近。

另外,由於特殊金融環境與交易機製的影響,港股行情的持續性較差,所以港股投資應當摒棄「追漲殺跌」,改為「逢低優選」。

2022年港股投資邏輯前瞻:景氣回暖贏勝率,困境反轉搏賠率


展望2022年,在港股「大牛難覓,小牛可期」的大勢研判基礎上,港股投資應當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把握長期能夠獲得的高勝率機會,並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搏取高賠率機會。把握的高勝率機會在於基建投資的回暖與消費領域的提價與高黏性主線;而高賠率機會則在於互聯網板塊的困境反轉。

基建:傳統基建方面,關注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築、建材、化工(瀝青)、公用事業等領域;新基建方面,關注風電設備、光伏設備、機械、環保、公用事業、有色金屬(銅、鋁、鋰)、非金屬材料(矽)、精細化工等領域。

消費:提價主線關注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零售、日用品等;高黏性主線是悅己型消費,新潮的有潮玩、美妝、醫美、娛樂傳媒、移動互聯網遊戲、電子煙等,而傳統的則為文體娛樂、飲料等。

互聯網:耐心等待「政策底」,「政策底」靠前主要是網絡遊戲、電商零售等,「政策底」適中的是短視頻、線上營銷、網絡直播等,「政策底」滯後的為互聯網金融、本地生活等。

風險提示


疫情蔓延超預期,美聯儲加息落實超預期,全球通脹再度升升,中美博弈超預期,互聯網監管超預期。


01、2021港股先揚後抑,尚處艱難磨底中


2021年的港股可謂「先揚後抑」,恒生指數在1-2月延續上漲行情之後,3月開始築頂回落,並在4-7月橫盤震蕩4個月後加速下行,截至12月17日,恒指年初以來漲跌幅為-14. 83%,自2月中旬最高點下行幅度超過25%,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現最弱,甚至刷新了2020年9月以來的新低。當前,港股尚處於艱難的磨底行情中,對投資人的心態也是一種考驗。

從行業表現上看,港股演繹了明顯的「類滯脹」邏輯,這也是從年初至今全球經濟的主線。受益於通脹的上揚,能源、原材料及水電燃氣為代表的公用事業表現最優;而在經濟景氣回落的背景下,消費、工業、金融地產表現偏弱;而受利率上行的影響,以及部分行業監管的衝擊,高估值的醫療健康與資訊科技表現最弱。


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的「類滯脹」格局在變異毒株引發疫情反復、全球供應鏈恢復尚需時日、碳減排任務繼續凸顯的背景下將繼續深化,港股整體面臨的環境可能難以出現顯著改觀,但在2021年的持續下跌消化之下,港股自身在2022年也存在向上修復的動能。本篇年度報告將在探討港股的大勢研判基礎上,剖析未來一年港股市場投資的三條主線,並給出相應的2022年港股配置策略。

02、2022年港股:大牛難覓,小牛可期


2.1 海外流動性趨緊,內地經濟承壓,港股上行空間受製


對於港股市場而言,其與美股、A股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港股的基本面與內地經濟景氣關聯度大,而在流動性上則與美聯儲貨幣政策更為緊密,且在風險偏好方面受全球市場與中美博弈影響較大。所以就2022年而言,在內地經濟有所承壓,所以港股在2022年面臨的大環境並不算好。

隨著地產周期的進一步下行疊加出口增速的震蕩回落,我國經濟在2022年的下行壓力還是比較顯著的。從近期官方對經濟增長計劃的表態也能看出2022年經濟增速大概率會有所承壓。盡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穩為主,但在基數效應、景氣回落的影響下,2022年經濟增速顯著低於2021年是可以預料的大概率事件。


美元流動性方面,伴隨著美國通脹高企的持續與就業的延續修復,美聯儲對於貨幣政策取向的態度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在9月之前,美聯儲一直表示「通脹的重要性讓位於就業」、「通脹是暫時的」;而到了10月之後,美聯儲一方面對通脹的解讀更為細化,也將「通脹暫時論」中「暫時」的持續時間從半年延長至1-2年。另外,11月美聯儲也落地了Taper,且12月會議可能宣布提速Taper,甚至會在2022年提前加息,盡管美聯儲還是保留了會根據對經濟前景的判斷做出調整的靈活度,但聯儲官方與鮑威爾的鷹派發言越來越集中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另外,在鮑威爾被拜登提名連任之後,債券市場甚至開始交易美聯儲在2022年加息3次的預期,這也得到了12月議息會議點陣圖的確認,可見2022年美聯儲開啟緊縮周期的確是可以預期的大概率事件。所以,2022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大概率會偏緊,這會帶來美元流動性的收緊。


綜合內地經濟承壓、美元流動性趨緊、中美博弈難降溫等因子,以及港股在盈利、估值、風險偏好與這三大因子的緊密聯系,加上近10多年的恒生指數走勢的規律,可以預判2022年港股市場上行的空間不會太大,也就是說2022年港股出現大牛市的難度很大。不過,鑒於2021年港股屢遭「逆風」侵襲,2022年港股市場雖然大環境不會太好,不過「逆風」的減弱以及常態的回歸還是有希望會帶來較小級別牛市的。

2.2 逆風造就估值底,2022年港股有望迎來「小牛」


2021年的港股遭遇頻頻遭遇「逆風」,在中美博弈的敏感階段,教培行業的打擊以及針對互聯網等行業的監管加強,以及部分中概股退市引發的關注導致港股在2月中旬高點之後持續下探。

從恒指近二十年的估值看,當前恒指的PE(TTM)估值顯著低於過去二十年的均值12.79與中位數水平12.44,歷史分位數為39.0%;PB估值同樣大幅低於過去二十年的均值1.59與中位數水平1.42,歷史分位數為16.8%,即使與歷史最低值比較,當前PB估值1.12距離歷史最低位0.838也並不遙遠。

在2021年港股經歷持續下行後估值已經處於歷史極低水平的基礎上,雖然2022年內地經濟承壓、美元流動性趨緊、中美博弈大概率延續給港股市場上行空間帶來了壓製,但是當前港股估值已經很低,也在較大程度上消化了上述三個利空因子的影響,同時,這三大因子也存在結構與節奏上的變化。所以2022年港股仍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帶來地「小牛」行情。

具體來說,如果2022年內地經濟在下行壓力較大地背景下加大經濟托底力度,美聯儲在通脹確認見頂後緩和加息預期,抑或中美關系在共同關切的氣候、疫情等問題取得更多共識並緩和了博弈強度,港股都會在當前低估的狀態下迎來估值修復的「小牛市」。以2010年以來的估值中位數計,2022年恒生指數將有15%左右的漲幅,高點可能在27000點附近。


2.3 特殊環境造就港股特質,「追漲殺跌」不如「逢低優選」


由於歷史因素,香港的貨幣金融體系有其特殊性,最顯著的地方就在於其所特有的聯系匯率製度,將港幣與美元以1美元兌換7.8港幣的匯率掛鉤,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香港的貨幣金融體系。


在聯系匯率製度以及一系列有利於國際資金流通的製度共同構成的金融體系下,香港股票市場擁有特殊的金融環境,即與美國同步的貨幣環境、與內地近似的信貸環境、自由靈活的監管環境。在特殊金融環境影響下,港股市場的市場風格也有著其特別之處,與A股市場之間的差異也比較明顯。

直觀上看,港股與A股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投資者結構與標的物結構這兩個方面的不同,進而帶來了港股特別的市場風格。

在投資者結構方面,港股經歷了長期國際化發展,參與者的機構化特征明顯,外資港資定價權較高。這與A股市場的大量散戶直接參與市場有著顯著區別。根據聯交所最新公開報告,按照2019年數據,港股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僅為20.3%,其中香港當地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13.6%,外地個人則占6.7%;此外,還有16.8%的交易為香港當地機構貢獻,外地機構交易貢獻則為36.6%;最後的26.3%的交易為交易所參與者本身的貢獻。刨去交易所的參與,機構的交易比重約為個人的2.6倍以上。這與A股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過半的常態有著較大差別。

往前追溯幾年,可以發現港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交易占比相對穩定,但是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則呈現明顯的波動下滑趨勢。在2008年,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還能達到29.5%,但十年之後的2018-2019年則降至20%左右。除了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趨勢萎縮之外,隨著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的進行,香港外地投資者的結構也在近年發生了較大改變。按照聯交所最新公開報告顯示,亞洲投資者中交易占比最高,達32.4%;美國占比18.3%;歐洲(含英國)占比為21.9%的水平。


在標的物分布方面,港股與A股類似,也分主板與創業板。但是,與上交所、深交所不同的是,港交所上市公司的類型更為繁多,且擁有眾多香港本地企業和跨國公司,這也帶來了港股上市公司更為顯著的多樣性和不同板塊之間的分化。除了注冊地在中國內地的上市公司之外,港股市場還包含了眾多注冊地在開曼群島、百慕大等地的上市公司。

正是投資者結構與標的物結構的差異及港股在交易規則上具有T+0與無漲跌停限製以及可賣空機製,所以港股行情演繹與A股形成了顯著的差異性,總結而言就是,港股的行情持續性較差,板塊熱點切換具有「短、頻、快」的特征,所以在港股投資上,追漲殺跌型的操作往往會造成不夠理想的結果,而逢低優選的操作會更為適合港股市場投資。


從2021年前11月的恒生行業指數月度表現可以看出,港股行業漲跌切換頻繁,任何一個行業都很難持續強勢2個月以上,一年之內僅有數次出現連續兩個月都很強勢的行業板塊。大多數情況往往是持續強勢1個月後,就會迎來弱勢表現;相對應的,恒生某行業一旦持續弱勢2個月左右,也大概率會迎來顯著反彈。這與A股明星行業動輒持續強勢3-5個月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這也從行業角度印證了我們上文對港股特征的總結。正因為港股行情的持續性較差,所以港股投資,應當摒棄「追漲殺跌」,改為「逢低優選」。


03、2022年港股投資邏輯前瞻:景氣回暖贏勝率,困境反轉搏賠率


基於前文的2022港股市場「大牛難覓,小牛可期」的整體判斷與港股投資更應關注的「逢低優選」,我們將給出2022年港股市場的投資邏輯——景氣回暖與困境反轉,最後總結出我們2022年港股配置策略——以長打短。

3.1 景氣回暖——關注基建回升邏輯與消費兩條主線


雖然2022年內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是仍存在景氣回暖或高景氣延續的局部領域,具體來說就是政府支出方面的基建回升邏輯與居民消費端的消費品提價邏輯及悅己型消費領域。

3.1.1基建回升邏輯


2022年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出口的景氣回落與地產投資的弱勢演化。出口方面,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國依靠優異的抗疫行動在全球率先取得正常生產的能力,並在東南亞、南亞等全球其他主要生產國深陷疫情漩渦中時,我國不僅完成了應當承擔的訂單規模,而且承接了東南亞、南亞因疫情導致生產及供應鏈困局而轉移出的訂單。

可以明顯看出,無論是2018-2019年中美經貿摩擦發酵,還是2020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從爆發到受控以及全球疫情爆發蔓延的時期,全球主要生產國之間的訂單替代變化程度都無法與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強度相比。進入2021年四季度,越南出口增速已經抬升,印度出口增速雖有回落但增速尚可,墨西哥維持平穩,我國出口增速也相對穩定,但2022年隨著海外主要生產國逐漸適應疫情,生產能力有所修復,之前流入的訂單有重新流出的可能性,這會導致我國2022年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地產方面,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地產銷售面積增速的持續回落帶動了新開工、施工與竣工面積同比的回落,目前尚未看到銷售面積的企穩回升,考慮到銷售面積傳導至施工、竣工尚需一段時滯,所以2022年上半年的地產投資大概率將會延續疲弱狀態。


在出口增速回落與地產投資延續疲弱背景下,基建投資就成為了政府能夠主動托底經濟的重頭戲。其實從近期的經濟工作會議上也能看出,2022年基建投資將給短期經濟提供支撐。結合2021年下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的明顯提速,結合過往基建投資增速與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的關聯性,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基建投資將在2022年有所回暖。這里的基建投資領域,既涵蓋傳統基建相關的建築建材及相關原材料,還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相關的新基建,具體包括:風電光伏設備投放、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工業汙染防治以及各項資源的綜合利用。


3.1.2 消費兩條主線——消費品提價&悅己型景氣


作為保持經濟韌性最重要的動能來源,2022年消費端也存在兩條投資主線。一是具有提價能力的消費賽道,另一個則是持續高景氣的悅己型消費領域。

首先,我們來看提價主線。2021年國內的通脹主要體現為PPI同比的上行,其中原材料、工業品等生產資料漲價貢獻了其中的主要部分,而生活資料的上漲不僅滯後於生產資料半年左右,且漲價幅度也遠遠不及,從CPI同比的上行可以看的更為明顯,當前的CPI同比尚未到達疫情後的最高水平,而同期的PPI同比已經接近15%的水平,生產資料PPI同比更是一度接近20%的水平。

所以,隨著農產品與工業品原材料、能源、包裝費用等一系列成本的持續快速上浮,消費品提價的衝動也逐漸累積,白酒、醬油等部分消費品已經率先提價,後續包括食品飲料、服裝鞋帽、日用零售、及居家雜貨等都存在提價的較大可能性,而這將帶來一系列的投資機會。


接著,我們來看悅己型消費。自從新一代年輕人成長為消費主力後,悅己型消費就成為了引領新消費的主流,誕生並成長出不少細分成長賽道。悅己型消費主要是通過不多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效用,特別是精神層面的,能夠在緊張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帶來安慰與精神撫慰效果,所以在整體消費隨收入及其預期波動而變化時,悅己型消費在年輕一代較高的消費傾向背景下,依靠其較強的消費黏性,在經濟下行階段,悅己型消費具有價格彈性與收入彈性都偏低的特質,這與傳統經濟學中的「口紅效應」有著相近的表現。所以,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2022年,悅己型消費有望成為消費領域延續高景氣的方向。

具體而言,悅己型消費分兩條分支,第一條分支是近幾年出現的新潮,包括潮玩、美妝、醫美、娛樂傳媒、移動互聯網遊戲、電子煙等;第二條分支是傳統消費中有著悅己型性質的細分領域,包括體育、酒類等。


3.2 困境反轉——互聯網板塊優於金融地產


2021年港股基本面受衝擊最大的兩個板塊就是金融地產與互聯網了。這兩個領域近期均處於磨底階段,也是市場最為關注的2022年可能迎來困境反轉機會的領域,本節將對金融地產與互聯網進行對比,並得出在2022年困境反轉邏輯下,互聯網板塊優於金融地產的結論。

3.2.1 地產磨底存在弱反彈可能,金融地產勝率與賠率均不高


年初以來,在「房住不炒」下,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和地產金融政策進一步收緊,「三條紅線」、「房貸集中度」、「供地兩集中」等政策約束均對房企現金流管理提出更為嚴格考驗。房企受銷售回款、融資限製資金壓力加劇的影響,信用風險事件加速發生。

與此同時,土拍市場快速降溫,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新開工等開始全面下滑,而銷售的下滑又進一步加大了房企的回款壓力,加上部分地方為了避免爛尾風險,從而加強對賬戶資金的管理限製,房企現金流進一步吃緊。在針對房企、居民信貸顯著收緊的情況下,地產領域遭遇了嚴峻的現金流緊張局面,這也導致地產相關信用受到負面衝擊,進而從資產端與投融資業務上衝擊到部分金融企業。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統計部門領導也表示「房地產是支柱產業,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費」,這給當下正處於黯淡階段的地產行業帶來了信心的提振。隨著2022年上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顯性化,有可能會迎來政策導向的良性循環,針對房企、購房人群的適當支持舉措也有望兌現,進而帶動行業有所反彈。

不過,相較2014年-2015年房地產景氣下行周期,本輪房地產行業磨底期可能更長,復蘇節奏和斜率也相對更平緩,這是本輪房地產行業困局與上一輪2014年-2015年的兩大不同點決定的。一方面,本輪房地產行業下行並非源於單一的地產需求問題,而是經濟下行壓力漸增與房企信用危機重疊進而加深市場擔憂,所以修復難度明顯加大;另一方面,本輪的政策維穩是在「房住不炒」、地產長效機製的背景下進行的,所以政策鬆動的幅度相對有限,托而不舉的政策對於地產基本面改善的支持力也就相對有限。

因此,購房者、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信心修復可能會需要較長時間,行業發展面臨政策托底、經濟下行和市場預期三者間錯位的風險,進而引發地產和金融市場的波動。

所以,雖然2022年地產板塊也經歷先磨底,後反彈的格局,但磨底周期可能較長,反彈斜率可能平緩,所以地產領域的困境反轉邏輯雖然有可能,但不論是強度,還是概率都不高;對應到投資上也就是勝率與賠率均不高。而金融板塊,在地產整體長期磨底存在弱反彈可能的背景下,金融板塊在資產端的負面影響下整體也難有持續強勢的表現。


3.2.2 互聯網「政策底」將至未至,港股互聯網勝率與賠率均較高


在年初1月-2月中旬港股互聯網板塊短暫的強勢表現之後,長達10個月的持續下行不僅使得恒生互聯網科技、恒生科技、恒生資訊科技業三大指數較2月最高點接近腰斬,也拖累恒生指數大幅下行。在這個過程中,中美對於中概股的博弈、美聯儲政策轉向帶來的估值壓製都起到了一些影響,但最重要的影響還是來自於國內互聯網監管體系的全面加強。


年初以來,國內監管層分別從網絡信息安全、平台反壟斷、未成年人保護等多個方向來對互聯網行業進行監管加強,從業務上主要是覆蓋了消費互聯網的眾多細分領域,包括但不限於:電商零售、網絡直播、網絡遊戲、線上廣告、短視頻、出行服務、生活服務、互聯網金融等,且對廣泛存在的平台壟斷、信息隔離、算法濫用等不正當行為進行了打擊。這不僅導致互聯網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承壓,也導致行業與相關企業估值受到了負面衝擊。

比較與互聯網板塊聯系最為緊密的恒生資訊科技、恒生科技、恒生互聯網科技三大指數的PE與PB估值可以看出,隨著指數本身及其PB的一路下探,PE在三季度末就已經到達底部並在四季度橫盤震蕩,顯示出在政策負面衝擊下,互聯網板塊的盈利能力已經有所凸顯,未來仍有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

自互聯網監管加強以來,無論是產業人士,還是市場投資者,大多經歷了從年初的樂觀到當下的悲觀過程,此前企盼的經濟下行壓力凸顯後互聯網監管放鬆也並未兌現,南向資金對港股互聯網龍頭的態度也是頻繁變化,隨著超預期監管政策的發布而搖擺不定。而外資當下對國內互聯網的態度也大多是避而遠之,堅持逢低買入的投資者並不多。



不過,立足當下,雖然互聯網「政策底」尚未到來,但就估值而言,無論是PE還是PB的各項指標,大多國內互聯網龍頭相較同領域的海外巨頭有著明顯低估,甚至少數互聯網龍頭的估值已經與傳統製造業相近。考慮到未來互聯網領域仍是經濟發展與人民工作生活所必須的,且與傳統的公用事業有著顯著的區別,同時,無論是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還是消費互聯網仍面臨的技術迭代,都需要互聯網領域的市場參與者繼續深耕。所以,僅從估值上說,當下的少數互聯網龍頭已經具有了較好的長期配置價值,但底部仍需等待「政策底」的到來。

考慮到互聯網領域細分賽道眾多,且監管的成熟度存在顯著差異,所以未來互聯網「政策底」大概率不會是各個細分領域同時出現,而是根據監管條件的滿足程度而逐漸依次出現。就各個細分領域而言,網絡遊戲的監管有明確的部門對接,遊戲工委的作用也愈加凸顯,所以網絡遊戲的「政策底」有望率先於其他領域出現;而互聯網金融、本地生活等牽扯面較廣、涉及部門較多的領域,其「政策底」則將比較滯後。

就當前的監管舉措落地情況看,網絡遊戲的監管已經進入到執行反饋階段,且電商零售、網絡直播、線上廣告、短視頻等業務的監管文件也在密集出台中,所以2022年是有希望迎來互聯網部分領域「政策底」落地的。這也給2022年港股互聯網部分領域的「困境反轉」帶來了機遇。

立足當下,對於港股互聯網板塊的布局,我們建議可以在輕倉左側「逢低分批布局」的同時,耐心等待更明確的接近「政策底」信號,再進行加大布局,以博取2022年港股互聯網部分領域的「困境反轉」機遇。


3.3 2022年港股配置策略:以長打短


結合第一二章與上面兩節對於未來一年港股兩大邏輯的闡述,我們推出2022年港股配置策略——以長打短。

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面臨國際疫情反復、美聯儲釋放三次加息信號後落實程度存疑、碳減排疊加大國博弈下的能源價格劇烈波動這三大不確定性,同時港股近期還面臨中美針對中概股的博弈等不確定事件、美股等外盤波動劇烈的外溢等影響,所以短期市場的混沌程度較高,並且在未來一年的時間里,疫情、美聯儲、通脹這三大因子的波動率也未必會顯著降低,再加上港股自身特有的市場熱點切換「短、頻、快」特征,以及2022港股「大牛難覓,小牛可期」的大勢研判,所以港股投資在主要關注結構性機會的同時,不宜盯住短期,而應將眼光放長,把握長期能夠獲得的高勝率機會,並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搏取高賠率機會。

具體而言,在立足較長視角的基礎上,把握的高勝率機會在於基建投資與消費領域;而高賠率的機會則在於互聯網板塊。

就基建而言:基建回升是可以預期的大概率事件,但需要分傳統與新基建兩塊來看。傳統基建方面,關注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築、建材、化工(瀝青)、公用事業等領域;新基建方面,關注風電設備、光伏設備、機械、環保、公用事業、有色金屬(銅、鋁、鋰)、非金屬材料(矽)、精細化工等領域。

再看消費領域:提價主線關注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零售、日用品等;高黏性消費主要是悅己型消費領域,新潮的有潮玩、美妝、醫美、娛樂傳媒、移動互聯網遊戲、電子煙等,而傳統的則為文體娛樂、飲料等。

港股互聯網板塊:可在輕倉左側「逢低分批布局」的同時,耐心等待更明確的接近「政策底」信號,再進行加大布局,以博取2022年港股互聯網部分領域的「困境反轉」機遇。需要鑒別互聯網不同領域「政策底」的先後順序,從而把握好投資節奏。「政策底」靠前主要是網絡遊戲、電商零售等,「政策底」適中的是短視頻、線上營銷、網絡直播等,「政策底」滯後的則為互聯網金融、本地生活等細分領域。


風險提示


1.疫情蔓延超預期或疫情防控不及預期風險。Omicron新變異毒株出現加大全球疫情不確定性,後續仍有可能會出現更多變異毒株擾動疫情,疫苗和口服藥有效性等也面臨一定挑戰。如果疫情蔓延超預期,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下行超預期,造成全球市場波動加劇,與海外市場聯系緊密的港股市場將受波及。

2.美聯儲加息落實程度超預期,拖累金融市場表現。美聯儲點陣圖顯示的2022年加息3次及之後部分理事會與地方聯儲官員關於縮表提前的言論一旦更快落地,將拖累全球金融市場的表現,這也將影響到與海外市場聯系緊密的港股市場。

3.碳減排與大國博弈超預期導致全球通脹再度升升。在全球碳減排的大背景下,碳排放大國、能源輸出國與能源進口國、乃至能源輸出國之間的博弈都會加劇,這會帶來全球通脹的進一步升升,全球金融市場也將出現動蕩,進而衝擊與海外市場聯系緊密的港股市場。

4.中美博弈超預期,拖累港股表現。近期美方在冬奧、實體製裁等領域做出了對華不友好的舉動,未來中美大國之間的仍存在博弈蔓延升級的潛在風險,港股作為受中美博弈衝擊明顯的市場也將受到拖累。

5.互聯網監管持續程度與強度超預期,拖累港股互聯網板塊表現。一旦互聯網監管在2022年全年持續推進,導致互聯網監管的持續程度與強度均超預期,將進一步打擊港股互聯網的表現。

編輯/lydia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

標題:展望2022 | 港股年度策略:小牛市可期

返回: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財經新聞常見問題 FAQ

甚麼因素會影響錢財的價值?

由於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斷上升,故幣值會隨時間而降低,這便是通貨膨脹。幣值會受以下因素侵蝕通脹:簡單來說,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通脹。當物價上升,受薪人士便會要求加薪,隨著通脹加劇,貨幣的購買力便不斷減弱。 利率波動:當利率下降,存款的利息回報便會減少。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脹,儲蓄便會失去原有的價值。但某類投資如股票和債券等卻可能因息口下降而升值。

為何銀色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

根據銀色債券發行通函,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銀色債劵,所分配的銀色債券會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

甚麼是債券?

債券是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一種借貸票據。當您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在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債券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發行者以不同的條款發行債券。例如:定息債券、浮息債券、零息債券及存款證等。一般來說,債券及存款證的回報比較穩定。目前,銀行可代客買賣多種債券和存款證,除備有多種主要貨幣選擇外,客戶亦可選擇不同債券發行機構,包括政府,如中國政府、美國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等,或本地著名的半官方機構,超國機構及世界知名的公司。此外,債券年期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而票面收益亦各異,選擇眾多,能符合投資者的不同需要。投資金額低至港幣1萬元。

甚麼是證券?

證券是一般可在股票市場交易之投資工具的統稱。任何人士均可透過經紀或銀行從事證券投資,並可從每日的報章或互聯網觀察投資行情。 證券投資的回報潛力一般高於儲蓄戶口。在經濟蓬勃的地區,只要假以時日,股市一般都會出現增長,有時更會在短時間內急升。但是,股市波動在所難免,所以購買證券不應視為一種短線的謀利方法。購買證券需要支付有關的交易費用,例如經紀佣金。如果要享有交收的便利,您可考慮採用銀行證券買賣服務。除了自行投資證券外,您亦可委託專業投資管理人員或公司代勞。

何謂「首次公開招股」(IPO)?

「首次公開招股」(IPO)是指一間公司首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新股,債券或銀行發行的存款證。此類股票,債券或存款證有可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買賣。

為何我經銀行IPO申請獲分配的通脹掛鈎債券以債務工具於中央結算系統(CMU) 作清算及儲存?

根據通脹掛鈎債券發行通函, 若客戶經配售銀行申請該債劵, 所分配的債券會以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清算,及在銀行的債券買賣服務透過場外交易買賣。

如何啓動我的中國A股交易服務?

如您已持有銀行綜合投資戶口及人民幣儲蓄戶口,即可買賣合資格的中國A股, 毋須登記。如您未持有任何銀行綜合投資戶口,亦可透過銀行銀行網上理財(只適用於現有銀行銀行客戶)或親臨任何一間銀行分行開立綜合投資戶口,過程方便快捷。此服務只適用於非美國個人客戶並持有符合美國稅務局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例如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証或護照。

參加銀行的「股票月供投資計劃」有什麼好處?

您可以:以符合預算的金額購入股票透過「成本平均法」減低投資風險享受中長線投資所帶來的較高回報潛力迎合個人的儲蓄投資需要

甚麼是單位信託基金?我怎受惠於基金投資?

單位信託基金亦稱互惠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方法是由基金經理把眾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一筆龐大基金,用以在廣泛地區及市場作不同的投資。所以,即使個人的投資額不大,投資者亦可參予全球各地市場的證券、債券、貨幣及商品投資。這種多元化投資稱為投資組合。單位信託基金提供多項有利因素:分散風險:由於分散投資,故基金的風險通常低於投資單一股票。但不同的基金,其風險和回報的水平,當然亦會有差異。專業管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和管理投資。個人投資者一般很難像基金經理對全球市場有透徹的認識,但如果購買單位信託基金,便可享有基金經理提供的專業知識。投資全球市場:透過單位信託基金,您的資金可運用於個人投資者未必能夠涉足的海外市場,從而擴闊投資範疇。經濟效益:由於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以單一基金處理,故能平均攤銷經營成本和佣金,減低個人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流動性:您可在任何交易日(但基金所掛屬國家的公眾假期除外)買賣單位信託基金,增加資金流動性。有些單位信託基金產品與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指數期權掛屬,亦有時與貨幣期權掛屬。這種基金的風險略高於多元化的基金組合。

什麼是結構投資產品?它是如何運作的?

結構投資產品是涉及衍生工具的投資產品,其回報﹑到期金額及/或其結算方法是參照1) 任何一項或多於一項的參考資產的價格、價值或水平的變動; 及/或 2) 任何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而釐定。

有哪些資產屬於要約範圍內?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當「高息投資存款」的存款日為提交指示之後第2個營業日,如何計算綜合理財戶口有抵押信貸的信貸比例?

若已於交易日(Trade Date) 開立「高息投資存款」並處於存款日(Deposit Date)之前的時間: 如以外幣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將會下降,基於外幣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被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 如以港元作為存款貨幣,該筆已保留於戶口作為扣除交易所需的款項將亦會從戶口可用結餘 (account available balance) 中扣除並不會納入有抵押信貸的計算。但基於港元存款在「高息投資存款」交易日之前已不納入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因此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不會受影響。 在「高息投資存款」存款日(Deposit Date)當日(即交易日之後第2個營業日),以任何貨幣作為存款貨幣的交易金額將會納入計算為有抵押信貸的信貸額,直至到期日為止。

如何經銀行投資外匯?

您可以經銀行透過多種方法投資外匯。您可使用24小時外幣兌換服務讓您隨時隨地透過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設立兌換指示。若您對個別外幣有特定的目標兌換價,您可透過外匯限價買賣服務預設指示。若您想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累積外幣或人民幣,您可透過外幣/人民幣轉存服務預設兌換指示,我們會根據您的預設指令自動替您執行指示。

要約僅針對透過歐洲清算銀行有限公司(Euroclear Bank SA/NV) 直接持有的證券(即債券,存款證和股票),Euroclear Bank SA / NV是本行參與的唯一歐洲經濟區中央證券存管處(例如帶有ISIN 前置代號XS,US,AU,CA)。該要約與透過Euroclear的其他託管人或附屬託管人持有的證券無關。

您首先需要了解個人的理財需要或投資目標、財政狀況及風險取向。您的目標可包括應付以下各項需要:保障家人子女教育退休策劃管理及累積財富遺產規劃您亦須考慮您的目標,投資年期,可承擔的投資金額及個人的投資偏好。

你們會於何時強制出售我的股票(斬倉?

如(i) 您的股票孖展比率連續3個月維持於105%至少於120%;或(ii) 股票孖展比率一旦觸及120%或以上;或(iii)我們不時訂定之時間,我們將強制出售您的股票(斬倉),不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