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20336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stock/function.php on line 247
增發1萬億國債,對經濟和市場有何影響?機構最新解讀

香港股票財經網新聞

Stock-hk.com

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①增發1萬億國債、預計會對四季度及明年GDP將產生顯著帶動作用,有利於股市整體情緒的提振;②在支持信貸增長和實體經濟修復的目標下,央行有較大概率在四季度降準,也不排除降息操作。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增發1萬億國債、自2000年以來首度年內調整預算傳遞財政積極發力的信號,預計會對四季度及明年GDP將產生顯著帶動作用,有利於股市整體情緒的提振。對於債市而言,在支持信貸增長和實體經濟修復的目標下,中信證券認爲央行有較大概率在四季度降準,也不排除降息操作。若寬貨幣取向得以驗證,財政發力對債市的影響或將體現爲利空出盡的邏輯,長債利率調整後將具備較強配置價值。

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方案中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計入本年中央赤字,作爲特別國債管理,全部通過轉移支付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其餘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集中力量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曆史上共計出現過三次年內預算調整,此次預算調整是2000年以來的首次。

國債增發的背後:自然災害與經濟背景共同作用。

支持受災地區恢復重建,提升整體抗災救災能力是國債增發的直接原因。土地財政收入下降以及化債背景下,地方較難通過自有財力大幅增加災後重建等領域資金投入及建設支出,這也是此次國債增發的潛在原因。通過中央增發國債並向地方轉移支付的方式可以有效統籌改善各地財政狀況,緩解並優化地方財政壓力與債務結構,促進經濟企穩回升。

資金使用方向兼顧災後恢復重建與長期能力建設,突出民生導向。

據財政部介紹,國債資金將重點用於八大方面: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受災地區重建僅爲資金使用方向中的其中一項,資金更多著眼於補短板、強弱項,加強抵禦自然災害的長期能力建設,突出民生屬性,有利於促進長期高質量發展。

增發國債後,今年財政赤字率將提高至接近3.8%,預計會對四季度及明年的GDP增長起到顯著的抬升作用。

在增發1萬億國債後,2023年財政赤字將從3.88萬億提高至4.88萬億元,赤字率也將從3.0%上升至接近3.8%的水平。此外,我們測算,今年四季度增發後即投入使用的5000億國債,將帶動四季度名義GDP的同比增速提升1.42個百分點;預計於明年投入使用的其餘5000億元,也將直接帶動明年全年名義GDP增速上升0.37個百分點。

對股市的影響:利好基建相關板塊及整體情緒。

本次時隔23年再度進行年內預算調整並增發國債,向市場傳遞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的信號,預計將對股市投資者的整體情緒有所提振。此外,考慮到本次增發國債將主要用於災後重建、防洪治理等8個重點方面,預計對基建及相關板塊有所帶動。與此同時,預計基建上遊需求也將迎來一定提升,利好上遊行業。

債市策略:

新增1萬億國債全部在今年四季度發行,疊加預計將超過1萬億的特殊再融資債,年末政府債券供給壓力較大,或將對資金面形成一定擾動。對於債市而言,上述因素雖爲利空,但資金面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央行的態度。在配合財政發力,支持信貸增長和實體經濟修復的目標下,我們認爲央行有較大概率在四季度採取降準的方式來釋放流動性,也不排除通過降息的方式來引導實體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若寬貨幣取向得以驗證,財政進一步加碼的概率已經不高,對債市的影響或將體現爲利空出盡的邏輯,長債利率調整後將具備較強的配置價值。

風險因素:

國內政策力度超預期變化;流動性波動超預期;海外主要經濟體衰退;地緣政治衝突進一步加劇。

編輯/Corrine

You may also like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