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丫丫港股圈 作者:Joshua
可能還在亞洲蹲。
對於一路走來都不舒坦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三小只”來說,目前理想汽車的狀態和他的名字一樣,反而是最理想的。此前不知多少人詬病增程式汽車的設定,認為純電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潮流和最終形態。而在這方面,尚未采用純電模式半只腳還懸在門外的理想,卻找到了一種獨特的平衡。
誰都知道純電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戰鬥模式,但“里程焦慮”和“充電便利”沒完全解決之前,增程式才更符合目前市場痛點,且改純電動也只是臨門一腳的功夫,而在對技術沒有偏執要求的行業里,品牌定位也是理想突出重圍的關鍵。
一、增程優勢
其實作為國內第一批Model S用戶,李想並不著急向純電動的特斯拉致敬,在目前,至少是理想剛成立那會,中國並沒有太大的純電動汽車發展土壤。上遊的電池供應,下遊的充電樁普及問題,充電時長、續航等問題,並不能很好的滿足中國遼闊疆土上汽車用戶的出行需求。
但以理想OEN為例,該款車型通過大容量的電池組和增程發電系統,綜合續航能力超過700公里,市區內可達1000公里,電池部分可以提供超180公里的續航里程,同時配備快充和慢充接口。而即使是補充動力用完了,花個幾分鍾加點92汽油又是一輛“新車”。
不過提到加油,對於增程式混動電車來說最大的瓶頸仍是油耗較純電動大的問題,但實際上,當消費者熟知增程式特性後仍堅持購買,也就基本默認了這一點。2022年12月,理想以21,233輛的交貨量再創月度紀錄,成為中國新興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中月交貨量突破20,000輛大關的最快企業。截止2022年度,理想在中國的全尺寸和大型SUV市場上排名第一,而在去年10月仍是新勢力企業中單月銷冠的蔚來,落入下風被理想反超。

而對於純電動車型,我來告訴你哪里賣的最好,柳州。2022年12月,在純電動乘用車中,宏觀MINI 銷量位居第一,銷量為7.3萬輛,同環比+31%/+6%。其中,賣出宏光MINI最多的城市也就是五菱的老家,柳州。在柳州的道路上隨處可見的“寶寶巴士”飛馳而過,政府社區還有為其專門劃分車位,甚至是消防車、警車也有宏觀MINI的特別定製版。

對於基本不存在里程焦慮、生活節奏緩慢的二三線城市來說,純電動汽車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但對於動則十幾萬、幾十萬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要求也會隨之增長。在這種訴求下,有新能源概念、具備油車長續航采用增程式的理想汽車在目前的市場上確實更具優勢。而除了在類別上踩準了市場痛點,在品牌定位上李想也有自己的理想。
二、品牌專一
不正經的“頑童”總能出圈,放棄高考沒有過多受到學習氛圍熏陶的李想,卻能很好的拿捏消費者的品牌心理,這一點,蔚來和小鵬都差點意思。在創立理想之前,李想也是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成立了汽車垂直領域行業第一網站的李想,或許比誰都清楚國內汽車消費者要得是什麽。
專一市場。還沒組建家庭尚未升級成為奶爸的八零後李想,打造的第一款汽車就直接面向家庭市場,而對於汽車、家、物聯網之間得交互關系,李想也有著深透的理解。作為稱職奶爸的首選新能源汽車,理想汽車在舒適度上有SPA十級的座椅按摩,交流互動上有多屏相應的理想同學,寬敞度上連最小的L7都是五座,且人機之間強烈的互動體驗性,更是增添了不少家庭出遊的幸福感。

專一車型。從理想OEN到L7、8、9,基本相似的SUV套娃系列或許在追求多樣化的市場里顯得過於單一,但在家庭細分市場上的持續耕耘,讓理想汽車更好的建立起了品牌心智。2022年12月,L9、L8的交貨量均超過1萬台,這兩款車型更是支撐起了理想在國產高端SUV品牌中“獨自美麗”。

專一價格區間。從單車均價33萬,價格一直圍繞在30-50萬區間,理想汽車在家庭用戶中挑選了更為細分的中產階級。雖然有些清高,但堅定的用戶群體選擇反而是在搖擺市場里的可行方案,不然價格區間反復橫跳的小鵬,也不會這麽吃力不討好。
三項專一的理想汽車在油車中有新能源優勢,在新能源汽車中又有里程優勢;而且在外觀設計上也有老牌SUV豪車的霸氣,這讓理想超越奔馳、寶馬等知名品牌成為大型以及中大型細分領域的銷冠品牌。

但樂觀的情緒永遠無法在新能源車企上長期維持,除了理想在國產新能源汽車激烈的競爭中很難實現業績和口碑的雙贏外,如今整個新能源市場的未來都是霧里看花的狀態。
三、霧里看花
在中國市場上最不缺的就是“模仿者”。理想超市場預期的銷量引起市場欣慰和關注的同時也引來了蛋糕的分食者,除了零跑、賽力斯等同屬新勢力的競爭者外,連吉利、比亞迪等行業老專家也要在增程式里分一杯羹。
顧不上競爭加劇危機的理想目前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截至2022年,理想年度收入總額為人民幣452.9億元,同比去年增漲了67.7%。但和蔚來相似的是,理想的虧損也隨著營收的增長而擴張。截至2021年度,理想經營虧損由人民幣10.2億元增加 259.3%至2022年度的人民幣36.5億元。除了因銷量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的銷售成本由2021年的人民幣212.5億元增加71.8%至2022 年的人民幣365.0億元外,此前三年賣一車到如今一年賣三車的理想,研發費用直接由2021年度的32.9億元翻倍升升至2022年67.8億元。
此外,為了推廣新款車型以及擺脫舊款銷量下滑對市占率的影響,2022年10月,理想OEN正式停產。而為了清庫存,公司在三個月內對該款車型的降價幅度達到20000元,不小的價格差距遭到大量車主上門維權。

理想ONE的停產事件不僅影響了部分用戶口碑,還產生了不小的存貨撥備及購買承諾損失,直接導致公司車輛毛利率由2021年的20.6%下降至2022年的19.1%。雖然理想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加入到價格戰中,但價格戰的玩法在大廠之間可以遊刃有餘,特斯拉降價後的毛利率仍接近30%;比亞迪的電車根本就不愁賣,公家車都是他家的。而前期依靠補貼起家,全靠創始人魅力得來融資的“三小只”可能扛不住價格戰的挑釁。
此外,增程式電動車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完全就是過渡產物,如今的純電技術架構已經依靠電池技術開始普及700公里續航,到了可以普及到1000公里續航時,理想的增程式或許很難再次成為業績增長點。所以,在未來發展上無論是理想,還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都會是霧里看花的狀態,就像網友分不清未來的小鵬是叫小鵬還是叫小米。

四、結語
總的來說,如今的理想從一開始總被蔚來壓一頭到現在的市場為其正名確實活得更好,但要說它完全站起來了那也確實沒有,不過在仍不清晰的發展前景上,彎腰的亞洲蹲總比躺平好。
編輯/lam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