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招商宏觀靜思錄
12.6政治局會議的兩大關鍵變化:一是動態清零變爲防疫優化,二是對房市未著一字。中國經濟進入淡季,高頻數據繼續走弱,目前預期主導了國內資產價格走勢。需要關注的是,20條和10條之後,若國內疫情階段性顯著惡化,衝擊經濟復甦衝擊,可能會資產價格有負面影響。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2023年經濟工作。這次會議定調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基調。從12.6政治局會議的新聞通稿中,我們注意到了兩個關鍵變化。
其一,與今年7月政治局會議相比,本次會議不再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也未出現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提法。防疫的重點轉爲優化防疫措施,並將此作爲明年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之一。
可見,嚴格的疫情防控在2023年不會再延續,近期推出的防疫措施優化20條+10條等新措施大幅放鬆了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顯著優化人員自由流動、核酸檢測、隔離等防疫措施。我國防疫闖關明顯提速。
其二,與去年12月和今年7月政治局會議相比,這次政治局對房地產市場沒有任何表態。這可能反映了的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房地產不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推動力量,在二十大報告中,房地產放在了民生福祉章節,這可能意味著只要房地產市場不影響民生問題,不造成金融風險水平上升,那麼房地產市場可能就不會成爲經濟工作的焦點。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優化,決策層判斷政策效果有助於保民生和釋放風險。因而,會議通稿對房地產未著一字。進入12月,國內經濟進入淡季,上週高頻數據進一步走弱,中國經濟弱經濟強預期特徵分明。
當前國內資產價格主要受強預期主導,目前需要關注的是,明年1-2月是數據真空期,強預期得不到經濟數據的驗證。而參考海外經驗,防疫放鬆後,疫情形勢將階段性惡化。若疫情惡化對強預期造成衝擊,可能會造成資產價格的波動。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