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尚不明朗,共和黨未能在參議院大範圍領先,市場將焦點重新轉向本週的發佈10月美國CPI通脹數據對美聯儲加息路徑的影響。
因此週三美股三大指數齊跌約2%,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近650點,也創造2012年以來最差選舉日表現。
華爾街“一致同意”被打臉
近日,市場論調普遍是華爾街大行們給予共和黨看好觀點。
比如,被稱作華爾街「最大空頭分析師」,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Michael Wilson在其最新每週報告中稱,在本週美國中期選舉之前,投資者應繼續看好股市。因為民調顯示共和黨人將贏得國會至少一個議院,這可能成為國債收益率下降和股價上漲的潛在催化劑,這將足以讓熊市漲勢持續下去。
Wilson認為,共和黨若「大獲全勝」,將大大增加凍結財政支出和削減歷史高位預算赤字的可能性,推動10年期國債大漲,從而推動股市繼續上揚。
除了大摩外,德意誌銀行經濟學家們表示,他們的基本預測是共和黨將贏得眾議院,而民主黨將保持在參議院的微弱多數。
雖然眼下距離結果全部公開仍有一段時間,但即便是親共和黨的媒體也不得不承認,預想中的「共和黨大捷」恐怕不太有可能出現了。
不夠爭氣的“大象軍團”
市場期待以共和黨帶來的「紅色浪潮」並未到來。目前來看,市場對共和黨表現不是很滿意,這已經從週三美股走勢看出。
儘管共和黨當前在奪取眾議院控製權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一些競爭激烈且關鍵的競選也尚未舉行,但就參議院的膠著比分而言,共和黨的「全面勝利」已基本無望。
目前,參議院控製權的激烈爭奪已經縮小到亞利桑那、佐治亞州和內華達三個州。財經新聞在昨日的文章中也提到,佐治亞州競選結果會推遲到12月初。
從當前情況來説,共和黨人需要贏得這三個州中的兩個,才能奪得參議院控製權。
大盤劍指CPI
與其與國會結果“虐戀”,不如直面晚上CPI數據。這也正是當前華爾街投資者在試圖評估美股前景時想法。
在今晚8點半,美股開盤前,美國將公佈10月份的CPI數據。對於全球市場來説,這是一個萬眾矚目的時刻,也是美聯儲最關心的數據,數據的表現將對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指引作用。
目前市場預計,美國10月CPI數據從上個月的8.2%預測降至7.9%;核心CPI預計為6.5%,與上月的6.6%相比變化不大,核心CPI剔除了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
如果,最終數據或高於預期,那麼這可能會打破美聯儲從大幅加息中放緩腳步的希望。
高盛的策略師在一份分析師報告中寫道:
通脹、貨幣政策、衰退風險和地緣政治是股市走勢的重要驅動因素,而不是美國財政政策可能發生的溫和變化。
高盛分析師表示,與之前的選舉週期相比,政治不再是與投資者討論的中心。相反,華爾街關注的是最近超過31萬億美元的高水平聯邦債務、高通脹和不斷上升的利率。
摩根大通的交易團隊在最近對CPI進行預測:
1、若CPI同比增速在8.1%到8.3%,標普500將跌2%到3%,這種情形的可能性有30%。
2、若CPI同比增速在7.9%到8.0%,股市和債市會將此視為有一點正面的消息,因為這一增幅符合市場預期,標普500將漲1%到1.5%,這種情形的可能性有40%。
3、若CPI同比增速在7.7%到7.9%,這可能將激發市場對美聯儲轉鴿的希望,標普將漲2.5%到3.5%,這種情形的可能性有20%。
4、而當增速在8.4%或更高,標普500指數可能跌4.5%到6%;數值在7.6%或更低時,指數上漲5%到6%。當然兩種情形概率比較低。

美聯儲決策者已經批準了連續六次加息,包括四次連續加息75個基點,並且沒有放緩的跡象。在美聯儲11月的最新會議上,鮑威爾表示,政策製定者需要將利率提高到高於最初預期的水平,因為事實證明通脹比預期更難控製。
鮑威爾表示,「現在談論暫停加息還為時過早。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此同時,部分投資者正準備押注美聯儲加息至近20年來最高水平。他們認為美聯儲本在使用激進的利率舉措將迫使經濟降溫並遏製物價上漲。但上週好於預期的就業報告是令投資者措手不及的經濟實力的最新跡象。
現在,更多的人正在認真考慮在美聯儲官員“放鬆剎車”之前,美聯儲的目標利率是否會升至 6%——這是自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以來從未達到的水平,而且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股票和債券將面臨更多痛苦。
而據衍生品市場的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未來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將上漲約3.2%。9月底,預期通脹率為 2.3%,接近美聯儲的目標。截至9月份,實際年通脹率為8.2%。
美聯儲為經濟降溫和將通脹率控製在接近2%目標的努力,而這樣也標誌著自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緊縮政策。
編輯/ 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