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費城半導體指數(.SOX.US)$在跌過7月低點後,終於在近幾個交易日有所反彈。

消息上,10月13日,芯片生產商$台積電(TSM.US)$發佈超預期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大漲80%,先進製程營收佔比擴大至54%。
財報指引方面,臺積電預計第四季度銷售額199億美元至207億美元;毛利率59.5%至61.5%,市場預估57.9%;預計全年資本支出360億美元,市場預計40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
並且,臺積電表示,2023年也將是公司增長的一年。

此前過度悲觀的拜登芯片封鎖政策也有所緩解,據科創板日報報道:
對於臺積電已獲得美國商務部為期一年出口許可的消息,臺積電官方向記者確認:臺積電已獲得為期一年的授權,南京工廠將依規劃進行。
並且,也有多家邏輯芯片公司,如英偉達和AMD等也相繼收到新的出口許可證。
此外,$英特爾(INTC.US)$也於10月28日,發佈了2022財年三季度財報,營收為153.38億美元,同比下降20%,高於市場預期的152.5億美元;淨利潤為10.19億美元,同比下降 85%。
財報公佈前,英特爾股價下跌逾3%,但在公佈削減成本計劃後,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超5%。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公司將開始有針對性的裁員,並進行其他調整,包括減少工廠工作時間,以應對經濟低迷。
並且,被視為半導體行業晴雨表的芯片的$德州儀器(TXN.US)$也在最新一份財報中公佈的業績指引顯示,半導體行業的低迷正擴散到計算機和手機以外的領域。
財報顯示,德州儀器Q3營收為52.41億美元,同比增長13%,好於分析師預期的51.4億美元,營收連續七個季度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
不過,德州儀器預計,第四季度營收為44億美元至48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49.3億美元;預計第四季度每股收益為1.83美元至2.11美元,同樣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22美元。
從已發財報的三家芯片巨頭公司業績來看,相對都有所下降,且都大幅削減了資本開支。市場分析認為,當下市場對於悲觀業績已經產生一定的預期管理,隨之一定的成本削減,也就被市場解讀為利好。
財報預測:邏輯芯片巨頭財報即將發佈,未來預期仍然渺茫
除英特爾之外,$美國超微公司(AMD.US)$、$英偉達(NVDA.US)$等邏輯芯片廠商也將於11月發佈最新財報。
據市場消息,AMD將於美東時間11月1日盤後發佈財報,根據彭博一致預期,預計2022財年Q3營收為56.64億美元,經調整淨利潤為11.07億美元,EBITDA(息稅折攤前利潤)為13.16億美元。

英偉達將於美東時間11月16日盤後發佈財報,預計2023財年Q3營收為58.54億美元,經調整淨利潤為17.72億美元,EBITDA(息稅折攤前利潤)為21.03億美元。

此前,幾家公司均已警告PC市場緊縮,庫存壓力驟增,並大幅下調財務預測。
AMD CEO蘇姿豐第三業績預期中表示,公司業績低於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個人電腦市場在本季度顯著疲軟以及供應鏈上的庫存積壓,使得處理器出貨量減少」。
這也不僅僅只是AMD的問題,今年8月,英偉達已經公佈了創最差季度表現的Q2業績以及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Q3指引。
與不少同行一樣,英偉達面臨的困難正從供應短缺轉變為未售產品庫存快速膨脹。英偉達需要面對材料和產品製造預付款問題,與此同時由於市場需求下降,導致芯片庫存水平不斷攀升。
對於公司發展,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表示:「我們正在一個充滿挑戰的宏觀環境中進行供應鏈轉型,我們將渡過難關。」英偉達表示,宏觀經濟低迷的影響還將持續,公司已經與遊戲合作商採取行動,調整渠道價格和庫存。
編輯/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