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今晚21:3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就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做證詞陳述;明晚22:00,他還將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證詞陳述。
上周五,美聯儲向國會提交有關貨幣政策半年度報告。在這份長達70多頁的報告中,有一個詞格外引人注目。政策製定者在報告中寫道,美聯儲恢復價格穩定的承諾是「無條件的」,這是他們在面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問題時,所給出的迄今為止最堅定的承諾。
盡管這一承諾消除了人們對美聯儲首要任務的任何疑慮,但同時也暗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現在可能需要犧牲一些經濟增長。
美聯儲和白宮能否繼續統一戰線?
要是在以前,鮑威爾可能會因為讓經濟降溫而受到政府官員的抨擊。而現在,鮑威爾得到了廣泛的政治支持,不管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因控製數十年來的高通脹成為了國會的心頭大患。
但很難保證政府對美聯儲政策的支撐會持續下去。本周的聽證會將讓市場初步了解這種支持是否開始破裂。
Wrightson ICAP 首席經濟學家Lou Crandall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美聯儲宣布其恢復物價穩定的承諾是「無條件的」,這可能會讓鮑威爾面臨一些尖銳的問題。Crandall說:
「就其本質而言,美聯儲的雙重使命意味著FOMC不能對兩個目標中的任何一個做出真正無條件的承諾。上周五的貨幣政策報告解釋稱,價格穩定是‘維持強勁的勞動力市場所必需的’,從長遠來看,這的確是事實。
然而,美聯儲總是面臨關於時機和必須接受的經濟損失程度的難題。FOMC如何在這個周期內平衡這些因素尚不確定。」
這就意味著,如果這次經濟著陸比鮑威爾預測的更顛簸會發生什麽?如果勞動力市場開始顯著惡化,他和他的同事們將在多大程度上使通脹回到2%的目標?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今晚將直面這些質疑。第一場聽證會的主題是經濟狀況,會議內容涉及美聯儲如何尋求實現穩定物價和充分就業的雙重使命。
這不僅對美聯儲而言是一個分水嶺時刻,對白宮而言也是如此。上周,美聯儲實施了自199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加息,加大了抑製物價升升的力度。在11月中期選舉及以後的時間里,白宮正試圖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和勞動力市場降溫的預期。
關於經濟衰退的爭論仍沒有結果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對記者表示,「經濟衰退並非是不可避免的」,這也呼應了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布賴恩·迪斯(Brian Deese)的說法。
拜登發表上述言論之前,他曾與美國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進行了交談。薩默斯指責拜登去年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美聯儲的政策引發了通脹,並警告成功抗擊通脹可能會引發經濟陣痛。 薩默斯表示:
「我們需要5年失業率高於5%,才能遏製通脹——換句話說,我們需要2年失業率達到7.5%,或5年失業率達到6%,或1年失業率達到10%。與美聯儲的設想預期相比,有些數據非常令人沮喪。」
多數美聯儲官員目前預計,基準政策利率將在明年年底達到約3.75%的峰值,核心通脹年率將從4月的4.9%放緩至2023年的2.7%。屆時失業率將僅上升0.03個百分點,至3.9%,最終在2024年達到4.1%。經濟學家警告稱,這一數字高於3個月前預測的3.6%,但仍屬保守估計。
在經濟學家看來,美聯儲對經濟前景的樂觀看法過於「一廂情願」。盡管美聯儲上周發布的最新預測更明確地承認,為了降低通脹,經濟放緩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暗示為經濟降溫的努力會導致經濟衰退。
相比之下,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加劇,高盛將衰退預期從15%上調至30%,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則認為,標普500指數必須再跌15-20%,才能完全反映出經濟萎縮的規模。
曾在美聯儲工作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卡倫·迪南(Karen Dynan)表示:
「美聯儲面臨著一項艱巨的任務。過去一年的經驗引發了這樣一個問題——通脹如此大幅度的回落是否現實,以及其是否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鮑威爾甚至承認,實現所謂軟著陸的道路已變得更具挑戰性,尤其是在外部力量加劇了通脹壓力的情況下,比如俄烏衝突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升升,以及新冠疫情封鎖導致的供應鏈長期中斷。
「越來越清楚的是,許多我們無法控製的因素將在決定這是否可能的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上周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強調,除非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通脹正在得到控製,否則央行將繼續推進其激進的加息舉措。
美聯儲官員已開始為在7月份的下一次會議上至少再加息75個基點奠定基礎,而市場參與者也已做好迎接進一步貨幣緊縮的準備。人們預期,未來幾個月的通脹數據不足以讓央行采取任何寬鬆政策。
根據美聯儲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鑒於當前的經濟背景,利率應在4%至7%之間。這個數據純粹是基於央行用作指引的理論政策規則。
黃金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
由於市場已準備迎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一些鷹派言論,周四美元指數走高。黃金價格已經連續第四天下跌。當市場風險情緒低迷時,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會抑製風險情緒,但同時削弱了避險資金對黃金的興趣。而當市場情緒好轉時,風險偏好的改善又會推動資本轉向風險更高、收益更好的資產。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與通脹預期同步,金價現在幾乎看不到通脹預期上升帶來的好處。
此外,在實物市場上,5月,全球最大的黃金精煉中心和轉運中心——瑞士自俄烏衝突以來首次從俄羅斯進口了價值約2億美元的黃金,暗示了該行業對俄羅斯貴金屬的孤立有所減弱,實物黃金供應可能增加,這可能進一步打壓金價。
經濟衰退預期已經開始「殺」油價?
石油和大宗商品難逃全球經濟衰退擔憂的影響。周四,iShares多元化商品指數今年首次大幅跌破50日移動均線。能源和大宗商品對衝通脹上升的有效性可能正在減弱,因為全球經濟衰退將會打擊商品需求,同時也會讓能源行業回撤去年的部分漲勢。
油價也是如此。受經濟衰退擔憂的影響,美國原油價格周四一度逼近每桶103美元,接下來將面臨100美元心理關口的考驗。
油價的持續下跌將暗示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占據上風,並超過了供應緊張、中國經濟復蘇的前景和旅遊業繁榮等這些積極因素。
另一方面,拜登的努力收效甚微。戰略石油儲備的釋放,以及與沙特關系的改善,都很難緩解油價的上漲。暫停征收聯邦汽油稅可能會難以見效,因為它並不會幫助普通司機節省大量開支,該措施不會持續到中期選舉之後,甚至可能不會得到兩黨批準,因為燃油稅將為道路修繕提供重要的資金來源。
因此,Fxstreet分析師認為,最終結果仍將是經濟衰退導致原油需求破壞,將價格壓低至100美元/桶以下,理想情況下是接近92美元/桶,即200日移動均線。
編輯/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