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今年以來美股跌跌不休,一向悲觀的美銀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成了華爾街最準分析師。
Hartnett第一次警告經濟衰退和熊市即將到來時,標普指數平均目標價在5000點左右。
最近,Hartnett在報告中指出,美股熊市在今年10月結束,預計跌至3000點,3600點將成為新的牛市。
Hartnett在報告中首先強調了,2022年的大圖景是三次衝擊——“通脹衝擊=利率衝擊=衰退衝擊”,持續的通脹衝擊之後是“利率衝擊”,即一種貨幣相對於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在短時間內升升,而這最終將導致經濟衰退。
21世紀20年代的主線是製度變革——由社會不平等性、民粹主義/進步主義、地緣政治衝突、淨零碳排放、去全球化經濟、人口下降、通貨膨脹驅動的高通脹、高利率、高波動性 & 低估值,市場更偏向“現金、商品、實物資產、波動性、小盤股”等,所有這些將損害債券、信用債、私募股權和科技股。

然後,Hartnett在報告中回顧了每周資金流向,幾乎每類資產都出現被大量贖回的情況,從14億美元的黃金開始,到52億美元的股票,最後是123億美元的債券。
信用債市場的痛苦遠遠大於美股市場——自4月20日以來,每買入100美元IG/HY/EM債券,就有27美元被贖回;自1月21日以來,全球股市每流入100美元,就只有4美元流出。

在這一背景下,上周資產拋售加劇,新興市場債務贖回量達到3月20日以來的最大值(61億美元)、銀行貸款減少量為3月20日以來的最大值(16億美元)、科技和金融類股票資金流出量2016年9月以來的最多(17億美元),材料類股創2014年10月以來的最大流出(20億美元)。
流入資金不斷減少的情況下,美銀牛熊市指標目前為1.5,遠低於今年2月份的3.8,顯示出市場情緒“極度悲觀”。

其次,Hartnett用歷史講話,指出過去140年的19個熊市中,美股平均價格下跌37.3%,平均持續時間約289天。結合現在的經濟情況:
本次熊市將在今年10月19日結束,標準普爾500指數在300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10000點。

關於如何對衝熊市?根據美銀的說法,日元和瑞士法郎士良好的對衝工具,過去40年幾乎每次華爾街崩盤都會看到日元迅速大幅升值。
同樣從歷史來看,當每股收益/生產總值(EPS/GDP)走低時,合理的市盈率是多少倍?Hartnett表示:
雖然有人說21世紀的19倍最為合適,但我認為20世紀的14倍更適合滯脹。


最後,Hartnett指出銀行可以說是金融體系中最安全的組成部分,但KBW銀行指數(BKX)低於2007年、2018年以及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高點。Hartnett表示:
如果跌破100點將引發經濟衰退或信用債危機事件,或者換一種說法是,誰會是這次貨幣緊縮觸發的衰退中的雷曼兄弟?

Hartnett認為,18萬億美元的負收益債務在9個月內降至2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清算、去槓桿和違約的風險很高;事實上,槓桿貸款市場正在崩潰、銀團貸款敞口較高、主權財富基金、投機性科技信用貸事件、影子銀行、美國消費者現買現付模式、僵屍企業等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愈發明顯。然而,這還是在美聯儲還沒有開始縮表的情況下。
編輯/new